close

「餓了別叫媽,就叫餓了麼」!超高人氣香港笑星王祖藍內地首次代言,網際網路遮天蔽日的強勢鼓吹,讓「餓了麼」一晚上之間迅速成名,今年年初統計顯示其市場佔有率高達60%!而這個被群眾津津樂道的新興網際網路餐飲外賣O2O品牌,實際上早在2009年就已創立,歷經6年的坎坷發展,才打拚出了如今這片天下。

「餓了麼」——沒有商標私人權的裸奔

(圖片來源於網路)

然而,日前在易觀智庫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2015上半年專題鑽研講演》中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中,美團外賣所佔市場份額已然超過了「餓了麼」,排在第一名。嘩然中,「餓了麼」為什麼這樣之快的現出委靡之勢?當下一片眾說紛紛,對此筆者感言,「餓了麼」所缺乏的是系統性的品牌戰略規劃,這是其可持續發展乏力的緣故之一。而這一點,從「餓了麼」的商標註冊情況可見一斑。

時間退回到2009年4月,「餓了麼」網站就已經正式上線,卻直到2012年3月,「餓了麼」才分別在35類以及42類服務上申請註冊了2枚商標。在此前的2個月內,一家公司以及一個自然人在35類「為零售目的在通信媒體上展示商品、飯店商業管理、替別人推銷」等服務上早已搶先申請了「餓了麼」。

2011年以前,「餓了麼」仍然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而在2011當年,「餓了麼」就用網際網路思惟,博得了第一輪融資,如鳩雀出巢般一晚上間引起世人矚目,商標的搶注者也開始層出不窮,涉及其經營的所有核心類別。

「餓了麼」——沒有商標私人權的裸奔

筆者在超常網中查詢顯示第35類搶注商標1,處於異議程式中(圖片來源於超常網)

「餓了麼」——沒有商標私人權的裸奔

超常網中顯示第35類搶注商標2,已註冊(圖片來源於超常網)

後知後覺的「餓了麼」,在35類核心服務上的商標註冊被駁回後,對在先註冊的「餓了麼」提起了異議,之後又在35類上從新申請了一枚「餓了麼」,試圖挽救自己的商標。筆者以為「餓了麼」經此一役,總該是有所醒悟,對其業務可能涉及的商品、服務趕緊註冊商標,提前做好配置。然而,「餓了麼」卻仍然沒有這樣。

「餓了麼」——沒有商標私人權的裸奔

超常網中「餓了麼」在35類申請的商標,處於駁回複審中(圖片來源於超常網)

直到2014年,「餓了麼」才在第9類「電腦軟體」等商品上申請註冊商標。而早在2010年,「餓了麼」就開始賣訂餐系統軟體,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其創始人張旭豪甚至認為,「餓了麼」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其開發的餐廳後台軟體 Napos 以及銷售協同 CRM 軟體 Walle。可是,軟體都已經賣了4年,「餓了麼」才遲遲想起,要在軟體上註冊商標。

歷史老是用血淚去提醒當下,偏偏「餓了麼」在35類上被搶注的閱歷,卻並無給他們帶來什麼啟示。同樣在2014年,「餓了麼」宣佈有2大戰略任務,一是搬移戰略,另一個就是物流,「餓了麼」提出要打造專註外賣的短物流平台。這一次,到2015年3月,「餓了麼」才在39類運輸類服務上申請註冊商標。結果就是,第9類、39類上的「餓了麼」早在2013年就已經被搶注了。

當初的張旭豪雄心壯志,要打造餐飲界的「淘寶」,要引領外賣行業發展,但其商標註冊老是滯後於商業行為,給自己的發展埋下了深深的隱患。未能將品牌及時轉化成產權,反映出「餓了麼」知識產權意識不足,缺乏系統的品牌戰略規劃。這一方面,淘寶的母家阿里巴巴卻是行業中較好的典範,每一次推出新的品牌以前,阿里都會將該品牌提前進行商標註冊,2013年12月上線的「淘點點」,就是在2013年9月申請註冊的商標。可見,在知識產權戰略意識上,「餓了麼」與「淘寶」的差距或許不止一句豪言壯語。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商標就是戰衣。好的戰衣能夠晉陞士氣,增強戰鬥力,減少戰損比,不穿戰衣是很危險的,而容許別人穿自己的戰衣,無疑會自亂陣腳。沒有商標私人權的裸奔,會讓自己在與同行業的競爭以外,無端遭遇更多投契者的襲擊,給未來的發展帶上繁重的鐐銬。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因而,假設「餓了麼」在35類的異議不能勝利,其無法獲得核心服務上的商標私人權,「餓了麼」的無形資產無疑會有所減損,日後即便投奔了京東到家,其賣價估量也會隨之大打折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