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遊民(Digital Nomad)指無需辦公室等固定工作地點,而是應用技術手腕,尤為是無線網路技術完成工作的人。數字遊民們衣著短褲、T恤以及涼鞋,在任何可以找到無線網路之處通過Twitter、Facebook及電郵等即時動靜工具與同事聯絡,有時還會通過iPhone或Skype進行語音聯絡 。數字遊民代表著遠端辦公領功能變數的一個自然發展趨勢。網網際網路讓數百萬的「線上」人士在家辦公;如今,跟著無線網路的廣泛發展,不少人已割斷網線、離開家(或沉悶的辦公室),到他們喜歡之處去完成工作了。-- 百度百科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那末是否只有大學剛畢業的,精曉電腦技術,會寫程式會做網站的人材能做數字遊民? 這裡Jarod可以負責任的奉告大家,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就再給大家講述一個不同樣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加拿大姑娘Jodi Ettenberg。
緣起
Jodi原本是美國紐約某律所的一位專業律師(這在美國算是很高大上職業了),工作到第五個年頭,她對於律師這個職業感到疲憊,自己也有了點積蓄,於是在2008年她決然辭掉了律所的工作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出師不利,上路沒多久就患上了呼吸道沾染,而且崴了自己的跟腱,不得已回到紐約養病,然而她並無因而被打倒,再次上路,為了能把旅行過程中的故事以及照片分享給家人以及朋友,Jodi在Blogger上面建了一個叫做LegalNomads的部落格。原本以為玩兒夠了自己就會再回美國找下一份律師的工作,可是7年之後她至今仍然在路上,她變為了一個數字遊民。
一個吃貨的自我救贖
那末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與不少數字遊民同樣,一開始Jodi只是一個普通的違包客,她同時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她在旅行的過程中老是不斷地尋找各種街邊的美食,並用相機把它們記錄下來,附上文字放到自己的部落格上面,長此以往她的部落格在圈子裡變得小有名氣。到2010年底的時候,她已開始收到來自不同媒體邀約要她寫旅行專題,還有一些網站願意花錢買她拍的美食照片。在這個過程中Jodi也逐步意識到了自己旅行的真正意義,更主要的是她找到了一種可讓自己熱愛的旅行可持續進行下去的有效途徑。
如何可持續地長期旅行
那末Jodi是如何把自己旅行的所見所聞變現來支撐自己的旅行的呢?有些人甚至在她網站上留言問她是否有一個有錢的「乾爹「男友。對於此,她在自己的網站上給出了下列謎底:
1. Jodi應用自己長久以來運營網站以及各類社交媒體的經驗,為各類網站以及品牌提供有償的社交媒體以及網路行銷諮詢服務。
2. Jodi受雇於GAdventures(一個探險類旅行服務提供商)作為他們的品牌形象大使,主要工作是為公司的服務做鼓吹,寫部落格,獲得不僅僅有稿費以及薪資,還有每年一到兩次的免費旅行機會。此外她仍然是Longreads以及新加坡航空Silverkris等媒體的長期自由撰稿人。
3. Jodi找到了一個藝術家與她一塊兒合作製作了一系列(目前有越南以及泰國)手繪文字美食地圖,放在她的網站上面出售,她還將這些地圖印在T恤上面,並把這些T恤也放在網上銷售。
4. 2012年,Jodi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The Food Travler』s Handbook》(吃貨旅行手冊),在書中她詳細的介紹了自己在全世界品嚐到的各種好吃,廉價,奇異的美食。這本書目前在Amazon以及Barnes&Noble上面均能買到。這本書想必乾貨不少,目前在Amazon上獲得了4.8/5的超高好評度。
5. 此外Jodi還通過推廣Amazon上的商品賺取必定的推廣費用。至今為止她都沒有在自己的網站上投放過任何廣告。
7年之癢?
不少人問Jodi,7年時間的居無定所的遊民日子她是否已開始厭倦,是否想有個家?Jodi回覆是居無定所有時候的確有些許的不便,然而這種無拘無束的自由卻是難能可貴的,她自己也並不老是在搬移,更多的時候她會選取一個自己喜歡之處,租一套短租房,慢慢但感受一個處所的風土人情。她感覺自己才剛剛開始享受這種日子模式,未來她會花更多的時間在美食地圖藝術品的創作上,因為她感覺這將是一個對於所有旅行者以及數字遊民們很有意義的產品。此外Jodi還將自己這麼多的旅行經驗整頓成一個單獨頁面房子自己的網站上,但願能夠說明更多人走上追求自由的道路。
有意思的是,現在當人們問起她是做什麼工作的時候,她總會打趣地說「過去我是個律師,現在我靠喝湯為生!」
若果你但願更進一步的瞭解Jodi的故事,不妨去她的網站legalnomads.com上面看看吧!
(本文係數字遊民部落原創編寫,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數字遊民部落官網:http://jarodise.com
數字遊民部落致力於在中國規模內推廣目前在全世界日趨流行的數字遊民(Digital Nomad)日子模式,法子以及理念。更多精彩內容推送請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公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