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業界資訊:面膜難賣的緣故,除了了競爭激烈以外,產品質量無非關是最大的問題。今年4、5月份,各大網站、報紙、電視台的新聞都暴光了「毒面膜」的事件,朋友圈裡不少所謂微商賣的面膜其實都是劣質產品,使用者使用後反而會致使皮膚變差,還有長斑長痘,甚至長毛的情況發生。動靜一出,不少人當下就把朋友圈裡發這種面膜廣告的人拉黑了,面膜自然也就賣不出去了。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過度鼓吹也是面膜難賣的一個方面,做一個雜牌面膜相對於容易,取一個聽上去拗口的洋名,設計一個高大上的包裝,再找面膜工廠貼牌出產就成為了。朋友圈的面膜大多要三四百元¥一盒,一片至少要50元¥,但實際成本估量5元¥一片都不到。樹立在「信任」基礎上的朋友圈資訊傳遞速度驚人,一旦這樣的欺瞞手腕被揭開,不僅朋友沒得做,而且還會拉黑「店主」。
基於微信的交易基本都是通過微信或支付寶轉賬達成的,於是不少微商也會在朋友圈發各種買家秀、轉賬截圖等內容,看上去生意好像很火,其實都是迷惑大家的法子。這個在以前咱們一篇文章中就曾經提到,不少微信對於話、交易轉賬的截圖,其實都是用「微信對於話生成器」、「交易記錄生成器」等軟體做出來的,並不是真實截圖。
售後是所有買賣交易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交易中最難解決的一環,在傳統購物形式中是這樣,網上購物,尤為是微信購物更是這樣。
同是網購,在淘寶購物時,至少還有把錢先打到支付寶,以及購物評價這個環節的約束,若果買家沒收到貨,可以回絕讓支付寶把錢打給賣家。若果收到貨後不滿意,還可以給產品做出評價,讓後來的使用者有所參考。
而在朋友圈看上的東西,只能通過微信或支付寶轉賬的模式付款,轉賬後錢是直接打到賣家賬戶的,若果遇到騙子不給發貨,買家錢貨兩空。即便收到貨,然而不滿意,也只能向賣家投訴,無法通過別的模式來提醒別的買家,即使在朋友圈裡評論也沒用,因為別人看不到。
朋友圈是樹立在朋友關系上的圈子,微商們若果不刻意去打廣告做鼓吹,賣的東西也大多都是賣給自己的朋友,若果產品質量不能保證,那微商們無疑就是在「殺熟」,儘管賺到了錢,但卻失去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