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顆星球上,可能大部份科技公司都會委身於市場以及事跡,然後勤勤勉懇地經營著自己的業務。但也有一些科技公司卻不甘於此,它們在發展自身業務的同時,也想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一些貢獻,譬如Google、SpaceX以及Facebook等等。使人意外的是,現在新加入了三星。若果你還認為三星只是賣手機的,那就太無邪了。

前不久,這家公司發佈了一份鑽研講演,在講演中他們提出將通過應用約4600顆小型衛星來樹立橫跨全世界的網際網路路。這些小型衛星能在不同的通信頻寬間改變,並提供超過TB/s的傳輸速度,總容量能達到每個月10億TB之多,足夠應付全世界的搬移資料流量至2028年。三星表示,他們將採納的是一種相對於廉價的RF射頻傳輸技術,因而整個計劃看上去並非天馬行空。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為什麼谷歌、Facebook、三星都想讓全世界連上網際網路?

其實相似的構想最先是由Google提出的,隨後幾家科技公司接踵跟進了。

兩年前,Google推出了Project Loon以及Project Titan兩個項目,前者是計劃通過高空氣球為地面提供網路連線,這些氣球將在離地約20公里的平流層隨風勢遊走,每一個氣球能夠在空中逗遛約100天。目前Project Loon計劃正在斯里蘭卡實施,預計明年3月完成,若果此次能夠勝利,谷歌將會把這些氣球帶到更多的國家。而Project Titan進展相對於對比慢,它計劃採納太陽能無人機為一些特定的地區(譬如災區等)提供網路服務。

此外,Facebook也提出過用無人機把網際網路帶到發展中國家的思考方向,這些無人機以及波音747大小差不多,能夠飛行在60000-90000尺高空。並且,Facebook但願最快能夠在明年試飛這些無人機。

相比之下,SpaceX的構想以及三星的專案對比相近,都是想應用衛星來向地面傳輸網路資料,無非它的傳輸技術是採納Ku波段衛星信號,成本會相對於較高些。

這些科技公司都但願借用前沿的技術,讓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連上網際網路,這樣的慾望十分美妙,當年穀歌提出這個構想時,許多人都被它的情懷所打動。無非,當愈來愈多的科技公司都爭相入局時,你可能會思考在這偉大夢想的暗地裡,它們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這將是一筆不錯的生意。資料顯示,目前全世界仍有45億人未能走訪網際網路,若果能夠讓其中5%的人可以上網,這個數字就是2.5億。就算他們每月掏出5美元¥的上網費用,那末每年的市場空間將達到上百億美元¥的規模。

此外,它們更看重的是一種未來的趨勢。試想一下,在未來通過谷歌的熱氣球或是三星的衛星技術,人們走到任何角落都能夠連上網際網路,那末電信通信領功能變數將會徹底被推翻,原來的地面運營商將頗有可能被這些空間網路提供商取代。

對于Google以及Facebook等網際網路公司來講,網路是節制使用者的入口,它們可以應用這些網路讓自己的服務變得無處不在。同時,它們也可以採集更多的使用者資料,在未來,資料就是一切。

而對于三星來講,不僅在未來的通信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也可以晉陞其搬移裝置業務。前面提到,全世界有45億人不能上網,但同時全世界還有超過2/3的人沒有使用智慧手機。若果能夠為這些人提供網路,那末智慧手機的市場空間也將會迅速擴展。三星則可以將其網路服務以及硬體裝置進行捆綁,不僅推廣了其網路服務也賣出了更多的硬體裝置。

無非,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三星的鑽研講演僅僅是提供了計劃,並不代表該項目已落實投資。鑒於目前公司日漸萎縮的營收,要開拓這樣大規模的專案仍然是有必定的挑戰。但可以看到,這幾年三星開始逐步對於關聯項目發生了興致。譬如在今年2月,它組建了一支相似Google X試驗室的產品立異團隊,其鑽研方向內含虛擬現實、無人駕駛、機器人等。

七十幾年前,三星靠著售賣蔬菜以及乾魚起家,跟著韓國改革的推進,這家公司抓住政策紅利,逐步向鋼鐵、石化、汽車、造船、電子等領功能變數橫印發展,如今它已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佔領了韓國GDP的1/5。

有人說,「韓國人一輩子無法防止三樣東西——逝世,稅收以及三星」。在韓國,三星已深刻影響到人們的日子。但在全世界規模,它為人類未來所作出的貢獻似乎還遠遠不夠。無非,若果這次它真能夠讓全世界都連上網際網路,對于其發展將擁有里程碑意義。

【樹馬界】努力堅持原創的科技自媒體,深度解讀網際網路、通信、電商、傳媒、手游等行業。

【馬叔】混跡IT圈多年,雷鋒網專欄作者。若果您認為文中觀點有不正確之處,或是您對於該話題有更深刻的理解,歡迎留言討論。

微信公家號:shumajie888

信箱:shumajiemashu@126.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