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喻方曉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家平台【狐說】,開啟舊檔微信微信搜尋公家號名稱 「狐說」 點擊關注,第一時間取得海內外新媒體動態察看與分析。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在主流新聞網站以外,在中國依靠社交網路以及病毒傳佈還可以做出這樣一款產品——微在。

癥結人|實習歸來:跟著中國版Buzzfeed玩新聞

《海外新媒體評析》課程功課讓我熟識了依靠社交網路實現病毒式傳佈的Buzfeed,暑假我有幸獲得了被稱為「中國版Buzzfeed」的微在的實習機會。

「微在」是一款很年青的手機APP,你可能對於它的老東家單向街書店更熟識,微在就是單向街的那幫文青搞出來的新媒體產品。微在辦公室的樓下就是單向街書店以及咖啡館,裡面養了不少可愛的貓咪。

微在以及Buzzfeed同樣,緊隨社交網路上的熱點,及時回應最新的趨勢。儘管網媒沒有全面的新聞採訪權,然而這並不象徵著咱們就對於熱點事件束手無策,藉助社交網路這個寶庫可以極大地拓寬內容出產的維度。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聊聊微在是怎麼樣挖掘以及應用社交網路的。

癥結人|實習歸來:跟著中國版Buzzfeed玩新聞

Part 1

實習之初我被分到了首頁小組,主要任務是關注社交網路上的新動態,並在首頁支配關聯的文章進行跟進。簡單說,天天的工作就是在關注一堆微博帳號以及微信公家號,然後不停地刷,看看大家都在討論什麼。

微博的一些功能可以說明咱們更快速發現熱點,例如,微博熱搜榜、熱點話題以及熱點微博。那末發現了熱點之後該怎麼做呢?

對于熱點話題,咱們會製作關聯的原創稿件或是外鏈一些微信公號推送的文章,及時排在首頁資訊流中。例如空白朋友圈大潮興起時,首頁立刻放上了其他微信公家號推送的關聯文章。

對于大家在微博上都愛看的搞笑圖片,咱們也會按期做總結整頓。譬如咱們有每日、每週熱圖這種形式的圖稿,依據微博上的資料,精選熱點的圖片按照必定的邏輯排序在一篇稿子中。

週一到週五,微在天天都有2個專門推送新聞的時段。一個是早七點的「起床必需曉得」,另一個是下晝五點的「5件此刻地球上最主要的事」,每一個時段編纂會選取4至5篇新聞。在選取過程中,新聞的主要程度當然是必要的斟酌因素,然而其在社交網路上的火熱程度也會作為主要指標之一。

癥結人|實習歸來:跟著中國版Buzzfeed玩新聞

此外,微在還會直接把明星發佈的微博、Ins、Twitter等抽出來做成卡片插到APP的首頁流中,也會通過微博卡片的模式發佈快訊。

Part 2

微在製作的文章多半是新聞衍生品,它不直接報導新聞,而是去尋找特殊視角來看待這個新聞事件。 「幹掉無趣」為口號也恰是稿件的凸起特色。

6月26日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那個晚上,微在很快就趕出了一篇稿子,然而這篇稿子既沒講法律,也沒講同性戀,而是社交網路上換成彩虹色的品牌LOGO。24個LOGO列舉成一篇List,很簡單、很好做,還頗有趣。

癥結人|實習歸來:跟著中國版Buzzfeed玩新聞

8月份的新台幣大貶值把歪果仁嚇壞了,這個專業嚴肅的話題微在也去做了,然而做的跟經濟沒有任何關系。咱們只是清點了下外媒在社交網路上報導這條新聞的時候都用了什麼樣的配圖。

癥結人|實習歸來:跟著中國版Buzzfeed玩新聞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來,社交網路上可以拿來玩的東西尤其多,癥結是用什麼角度去看它,怎麼去挖掘以及設計這些內容。

微在還會邀請使用者介入到內容出產中。天天 「You Up」版塊會在微信上發起一個話題,邀請大家來分享自己的故事,次日挑揀其中有趣的部份聚攏成一篇稿子。譬如蘋果頭幾天開發佈會時候,咱們搞的話題就是從來沒有用過蘋果的產品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小米黨表示受到了深深的損害。

微在以及Buzzfeed都代表了媒體出產的一種全新趨勢,社交網路的泛起使媒體的表達模式不斷地發生變化。微在的總體作風可能會更偏娛樂化,然而這種出產模式同樣可以借鑒到嚴肅新聞報導中。Buzzfeed以及微在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新聞出產以及傳佈模式,傳統媒體或許可以從中獲得一些新媒體化轉型的啟示。

編纂:張聞達

運營:曾經雁冰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絡後台

狐說,武漢大學新聞與傳佈學院網路傳佈系師生的專業學習互動平台。2014年11月成立,2015年6月第二次改版,並在荊楚網東湖社區同步上線。關注海內外新媒體,用獨家翻譯以及原創評析打造兼具深度以及趣味的知識社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