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我看了你那篇O2O 99%都會倒閉的文章,頗有道理。然而你尚無想明白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否則你能多幹點事情。」
盤石之心:「?什麼道理?」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讀者:「這個世界是場資本配置的遊戲。所有領功能變數創業勝利的比例都差不多,創業者拿到資金,鍛煉了管理能力,自己也腰包滿滿,投資人的錢也是來自民間。至於成不勝利,有很大意義麼?
有多少投資人會拿自己的錢投資?扔給投資機構的錢有幾張是乾淨的?你尚無介入其中,還處在門外。」
盤石之心:「你這個說法我真的不認同了,你就是騙取投資的創業者麼?」
讀者:「哈哈,你月收入幾千?」
盤石之心:「你怎麼曉得我月收入幾千啊?」
讀者:「我以前也幹這個。寫專欄。」
盤石之心:「現在創業了?拿到融資了?多少錢?」
讀者:「200萬¥美元¥」。
寫了《O2O創業99%會失敗》的文章後,有不少創業者、大學生、投資人找我聊天、交流,這是一名做O2O創業的讀者與我的微信對於話。這位創業者對於「專欄作者」靠綿薄的稿費吃飯很鄙視,因為相比其拿到1000多萬¥新台幣的融資來講,「專欄作者」靠碼字的收入實在太可憐了。
而一個曾經經的「專欄作者」通過O2O創業躋身富人,再也不是窮酸的「文人」,他在與文人對於話的時候內心深處油然升起一股超強的優勝感,這是可以理解的。我甚至能夠感受到他大腦內那股鄙視的脈衝波,同時也讓我這個十年如一日的「專欄作者」有些自慚形穢。
這也激發我有再寫一篇關於創業文章的衝動,談談一些關於網際網路創業的話題。
1關於騙取投資人的錢
初期創業勝利的Donews創始人劉韌在微博上說:「你開寶馬、住別墅,為什麼要找我融300萬¥創業?你有錢開寶馬住別墅,惟獨沒有錢創業?你並不可望創業,你只是渴想暴富而又不願承當風險,所以你要我的傻錢頂在前面冒險。」
前幾日騰訊科技做了一篇文章《創業融資造假調查:80%說謊》,其中就談到創業者對於融資數額習氣做乘法,拉近3到5倍屬於標準,不少創業者都對於外鼓吹以10倍來算。譬如,窩窩團曾經公佈B輪融資2億美元¥,然而上市披露只融資5000萬¥美元¥,虛報了4倍。智聯招聘宣佈E輪融資1.05億美元¥,而上市披露只有651萬¥,虛報近1倍……
通過虛報融資額,為提高公司估值以及下一輪融資額做籌備,前面投資的確定不願拆穿創業者的謠言,因為他們與創業者在下一輪融資中是利益共同體,所以整個行業的風氣就是詐騙。
還有朋友奉告我,他同窗接連興辦了4個公司都獲取了融資,然後賣掉再接著創業,所選行業仍然是O2O;有朋友說,所謂的投資公司不少已演化為投資中介,幫創業者忽悠、詐騙身旁的有錢人,而拉融資勝利了可以拿到融資額5-15%的提成。還有朋友說,他認識的一家公司為了獲取融資,瘋狂刷套用下載量,製造虛假使用者數以騙取更高的融資。
真格基金徐小平曾經說:「中國商業文明真要達到實話實說、形成人人恪守的底線,還得要若干年。」
其實現在投資機構也明知不少項目在騙,然而以及股市同樣,都覺得只要有接盤的,就能鼓吹起泡沫,只要自己不是最後一棒,跟著資本市場走壞,上市無望,無法讓民眾成為最後接盤人,致使龐氏圈套無法繼續,面臨集體泡沫決裂的可怕局面。消費網際網路領功能變數目前的創業99%以上都是偽需求,都是為了創業而創業,是圈套。
2關於網際網路創業以及網際網路加創業
在搬移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一些App開發者都獲取了投資,甚至還有企業被網際網路巨頭巨資收購。譬如,91無線居然賣給了百度,百度出價20億美元¥天價,現在看來這筆投資也許並不值得。騰訊也曾經斥巨資購買了java遊戲開發商、手機刷機軟體,這些現在看來也都幾乎是空費資金。
然而在特定的搶奪入口思惟驅使下,巨頭手握重金,加之部份會忽悠的投資中介,巨頭更慷慨的拿錢扔出去。
近2年來,單純的網際網路項目很難獲取投資了,主要的投資在於與傳統產業結合的項目上,譬如,O2O就是最熱點的投資方向,涉及到打、訂餐、汽車美容、租房、裝修、按摩、社區等各類服務項目。
這些傳統服務業原先都是無學歷,吃苦耐勞,有點手藝的個體戶在做的服務,現在加之了個網際網路以及App訂購服務就驟然高大上,不少項目還獲取數千萬¥,數億美元¥的投資。做個社區早飯項目,為什麼需要1000多萬¥投資還不夠呢?
不少人想不到緣故。主要緣故在於網際網路是「魔鬼」,因為網際網路企業想要獲取盈利,就必需要實現壟斷,咱們看到目前所有網際網路公司只有壟斷企業、寡頭壟斷企業才有利潤,其他都必需死掉。
而社區早飯點,只要你做的衛生、口味不錯,就會很輕鬆盈利,你不需要斟酌從搶佔所有的小區。然而做了披上了O2O外衣之後,創業者就再也不將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改良早飯品種、口味,這些服務本色上面,而是花在如何快速的擴張渠道,快速獲取更多融資,快速搶佔市場上面。
願望是人類進步以及發展的根本動力,而過度膨脹的願望只會讓人毀滅。同樣網際網路就是這樣的興奮劑,再配合資本的驅動,更會讓創業者以及投資人願望過度膨脹,最終將泡沫吹大,卻並未真正的帶來服務品質的進級。而那些真正晉陞服務本色,提高服務便利性,追求投入產出比的創業公司,根本無需獲取巨額投資,依然可以創業勝利,因為他們都回歸了經營企業的本色。
最後,有人總結現用的創業的斬新模式應該叫做B2I,意思就是將投資人的錢劃入自己的腰包就是創業。更為好笑的是,有創業者居然將此稱為「資本配置的遊戲」,投資人那些不幹淨的錢就應該落入騙子創業者的腰包,這著實讓我這位收入綿薄的,靠碼字為生的「專欄作者」感覺「自慚形穢」!
關於盤石之心
獨立知名IT網際網路評論人,專註產業交融鑽研。本文有價值?!可轉信到朋友圈,因你的分享讓更多人讀懂搬移網際網路的未來!他的微信公家號panshizhixin18,文章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