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最近爆出了兩條爆炸性的動靜:一則是某團燒錢太厲害,一月燒幾個億,連久經戰陣的華爾街老賊們都嚇尿了。另一則是刷單的新聞,說某東90%資料都是刷出來的,某外賣平台大部份也都是刷出來的。這兩條資料大家都在各種新聞裡面看到了,具體情況都曉得,再者就不做贅述了。從上面兩條動靜可以看出,刷單+燒錢已成為O2O的死結,這種行業運營模式已成為O2O機體毒藥。
大家熱中於刷單以及燒錢,無外乎兩個緣故:一是搶地盤,打對於手。這種情況在巨頭進入後,變得變本加厲,行業血雨腥風。譬如餓了麼原先自己玩的好好的,美團以及百度外賣抉擇做外賣後,線上外賣行業競爭變得慘烈無比。大家有時候不是比誰的服務好,而是比燒的錢多。玩家心理都清楚,誰能燒到最後誰才是贏家。於是乎,燒錢這種賠錢的買賣變得名正言順。
以前周鴻禕搞免費掃毒,搞死了瑞星以及江民,大家已覺患有不起了,可現在不僅免費,還倒貼錢。不是變得太快,而是行業競爭太慘烈了。
二是搞一個好的資料給投資人看,更好的融資。為了搞一個好看的資料,刷單這種事就不是事了。頭幾天暴光的一個案例,某專職刷單團隊合謀某餐館老闆刷單,一月居然能掙一二十萬¥。相比這種對比安定的交易,外賣平台不可能在技術或運營上無法察覺,只是大家各有所求,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刷單到最後,你好,我好,資料好看。以及投資人見面的時候,一手漂亮的資料讓投資人無話可說。
投資人當然也不傻逼,也曉得這裡面有水份,但到底有多少,不曉得。最後只能跟著大勢跑,投幾個熱點行業,熱點企業。對于創業者來講,目的達到了。一般而言,在初創期,沒有莫非投資的時候,某種程度上是激勵刷單的。而在拿到B、C輪之後,企業正規化發展後,對于刷單打擊就十分嚴厲了,譬如Uber以及滴滴打車,用各種手腕打擊刷單。
刷單也好,燒錢也罷都是行業陋習,是不標準的行業發展示象。早就了行業的虛假繁榮以及不誠信的行業作風,當大家都熱中於「隨隨意便搞個千億市值的公司」,分分鐘賣十萬¥台,百萬¥台手機的時候,這個行業已不標準了。
刷單漏洞+燒錢黑洞已把整個O2O行業發展路徑損壞了,原來的O2O行業路徑很簡單,就是整合一下線下資源,用網際網路模式改造交易模式,提高一下效力。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有前瞻性的企業進來後,可以把市場做好做強,可資本進來後,徹底以市場佔有率為導向,致使行業燒錢之風風行,刷單風行,大家比拚的再也不是思考方向,再也不是產品,而是行銷上的玩花腔。
O2O行業在這種風氣引領之下,已走樣,現在無論什麼人,無論什麼項目都忘O2O上面扯,然後就是進行包裝,進行炒作,目的似乎不是為了改造行業,而是怎麼忽悠投資人的錢。大家比拚各種資料(不少資料都曉得是假的),用刷單以及燒錢堆起市場的虛火。O2O一時間,烏煙瘴氣。
大家都熱中於談網際網路思惟,熱中於製造各種概念以及噱頭,尤為在手機圈,網際網路界,最能造勢。而最能賺錢的蘋果似乎從來不熱中於製造概念,而是用一輪輪的精品產品來引領行業發展,開啟了智慧機時代。這個咱們是否應該反思,在虛假繁榮的O2O創業潮下,是否真正起到了O2O的初衷呢。
------------------------------------------------------------------------------
找建材,上築牛。築牛網,做建材生意,就是這麼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