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拉開序幕,房地產市場也頻頻迎來利好動靜:住建部、商務部等六部委發佈知會放寬境外機構及個人在國內購房限制,以及8月最後一天央行等三部委再次送出的大禮包——將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房地產市場積極進取信號不斷釋放,或將給房產市場的新一輪變革提供強大政策支撐。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而在國家層面釋放政策紅利的同時,國內房產O2O平台也在奮力爭奪一手房市場的一杯羹。8月31號,鏈家宣佈上線新房頻道,正式進軍一手房交易市場。據預計,鏈家有望在年內突破1000億元¥的新房市場交易額,並將一二手房交易總額晉陞至5000億元¥。
那末,在佈局完新房之後,鏈家也將擁有內含新房、二手房以及資產管理、房地產金融等多方內容在內的全產業鏈。作為全國最大房產O2O平台,鏈家真的能藉此打通O2O閉環嗎?
全產業鏈能否重塑交易流程?
儘管在二手房以及租房市場上鏈家已實現領跑,但在佈局新房以前,新房領功能變數就是其整個產業鏈中最薄弱的一環。在面對於使用者從租房到買二手房,再到買新房這樣一個不斷進級的市場需求時,鏈家只能與其他電商平台進行對於接,而這也是對於鏈家的掣肘。
所以去年與搜房網「分手」後,鏈家加速平台建設,並加大了在新房領功能變數的進軍步伐。
一方面,與萬¥達、萬¥科、保利、遠洋等行業巨頭進行戰略合作,直接推廣新房。同時還與明源雲客「攜手」,通過後者大量的房源資訊,將使用者與房地產項目進行連線,提高使用者轉化率。而轉化率較低恰是目前房地產市場的痛點所在。
另一方面,鏈家與高策機構合併,打通雙方資源,重點發力新房服務市場。再加之鏈家網的直銷路徑,可以將使用者直接帶到案場。不僅這樣,鏈家還藉助其旗下的經紀人,將新房資訊更準確地傳遞給目的使用者,實現分銷。這些經紀人往往憑藉位居一線而掌握使用者的真實需求,對于新房銷售來講更具吸引力。
同時,基於房產交易涉及金額大,資金安全訴求高的特色,鏈家還提供 「從產權服務到交易資金管理,到銀行貸款符合,到後期墊資業務「的金融綜合服務。也就是說,在搭建起整個產業鏈之後,鏈家就能憑藉產業鏈上下游產品,完成使用者的多種住房需求,並且重塑整個房地產交易流程。
大資料能否為房地產帶來最優選?
盡人皆知,傳統的新房銷售模式主要依靠代理行,而公家對於這一模式的特色最瞭解的莫過於「廣告轟炸」。然而,國內房地產市場已告別了新盤一開立刻被搶空的巔峰時代,賣方市場正在向買方市場轉變。因而,大量硬廣告投入並非性價比最優的解決模式。
針對於新房行銷成本問題(每套房子廣告費約佔房屋總價5%),鏈家新房頻道的做法是通過打「無廣告、全免費、不截流「這一戰略來佔領市場。而全站無廣告,並且徹底免費的樓盤資訊展示,實際上就已推翻了業內傳統的借廣告推廣樓盤的模式,此舉也將為開發商節省大量的行銷成本。
更主要的是,鏈家的大資料基礎能對於使用者進行精確掃瞄,說明開發商制訂相符市場需求的產品策略。資料顯示,鏈家系統天天有超過3萬¥次帶客看房記錄,日均3萬¥客戶與經紀人面對於面進行交流與交易。APP端使用者日啟動次數超過45萬¥次,每一個使用者閱讀時長5分鐘,APP的總體停留時間就達到225萬¥分鐘。
通過分析大資料,開發商就能在產品設計之初就曉得該造什麼樣的新盤,並且曉得消費者在哪裡,擁有什麼樣的特徵,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模式定位樓盤。這實際上就是跟著市場需求走,通過定製化的模式來開發新盤。
舉個例子,大家都曉得《紙牌屋》很火,但在拍以前,出品方Netflix就已通過3000萬¥付費使用者的收視選取、400萬¥條評論、300萬¥次主題搜尋進行大資料分析,而拍什麼、誰來拍、誰來演、怎麼播,都由數千萬¥觀眾的客觀喜好統計抉擇。因而可以說,《紙牌屋》能夠勝利其實就是大資料精確套用的結果。
正如前文所提,房地產大資料的價值就在於提高效力,降低行銷成本以及精準的客戶分析。所以無論是鏈家與明源雲客進行資料對於接,仍然是樹立消費者與開發商之間的連線橋樑,亦或是讓整個鏈家5萬¥經紀人隊伍進行朋友圈超過150萬¥客戶群的傳佈。歸根結柢,所有的新房行銷都要落腳到目的客戶深耕上,因為投入產出比才是開發商與平台中介最看重之處。
聚客能力:企業競爭力的試金石?
對於房產O2O平台而言,通過APP的鼎力推廣、網頁端的顯著入口等模式來獲取流量其實並不難題,然而如何留住使用者,把買房、租房這樣一個低頻的服務變為安定長期的服務,更多時候考驗的是企業的聚客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聚粉」。
一般來講,通過各種優惠流動吸引使用者注意力是「聚客」最直接的辦法。譬如去年淘寶與萬¥科合作,讓淘寶使用者將最近一年的消費額直接沖抵購房款;鏈家最近在推出「99搶房節」,用直接抵扣9萬¥9的模式吸引使用者購房。
但實際上這些流動都只是敲門磚,聚客能力更主要的是要優質的服務以及好的產品質量,鏈家的真房源、無廣告、全免費、不截流不僅能聚客,還能會萃精準使用者。假如使用者一點擊買房或是租房資訊就是全是廣告,而且房源的真實性也存疑的話,那末使用者對於房產中介的第一印象就打上了負面的標籤,而這樣的情況在房產中介市場並不少見。
除了了流動以外,更高一層聚粉的模式就是相似於鏈家的全產業鏈佈局——緊跟使用者每一次住房需求的變化。這樣做的益處在於能夠通過長期的服務逐步安定使用者群,此種聚客模式效果也會更為持久。
拋開流動、服務等一般因素,筆者認為金融業務的引入,是將房產中介與消費者連線更緊密的更好模式。因為買房作為一項大額支出,大多數人都需要金融服務,像鏈家推出金融業務,就等於把買房這樣一個低頻業務變為了一個相對於高頻的業務,而這恰是聚粉的主要步驟。
回過頭來,無論是大資料對于效力的提高,仍然是全產業鏈對於使用者的長期吸引力,房產O2O始終要做的就是增強使用者的粘性,讓聚客能力成為自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未來鏈家能否借新房業務實現「2017年突破1萬¥億交易額」的目的,還需要看看其在各方因素中的表現,結果如何相信時間會給出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