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企業官網,博客,微博,微信,公司APP,大大小小的企業家們都希望通過更低成本更快捷的方式來和消費者溝通,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達到精準營銷或者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但往往事與願違,公眾號沒有粉絲,企業自己做的app的下載量小的可憐,為什麼呢?

死法一:急功近利,淹死。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維,微商平台

         一開始就推送產品信息,設計的手機界面都是新產品信息,優惠活動,積分有獎等,投入人員搞設計,搞美工,都是針對自己公司的服務或者產品的,還好像不亦樂乎。

        消費者是那麼喜歡你公司的產品嗎?客戶打開手機是為了看看那裡有優惠活動嗎?會員積分已經是爛遍大街的舊方法了,誰會為了積分而下載App或關注一個企業公眾號呢,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咽死。

死法二:只懂轉發,沒創新

        企業推廣人員隨便找的剛畢業或經驗淺的文員,要求他們學習發布信息就算是變成一個企業的最新的社會化部門, 新人們開始發企業信息,發完企業信息就發行業信息,發布的信息都是轉載過來的,沒有原創,行業信息發完就不知道發什麼了,吸引的不是潛在客戶,而是競爭對手。不懂的憋死。

死法三:只關注數量,不重是質量。

        有些企業不缺錢,粉絲數量多少是一個衡量推廣平台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標。老闆就去刷粉,錢花了,粉絲也多了,但買回來的粉絲基本不是活躍粉絲,根本和品牌忠誠度,競爭購買等沒有半毛關係,僵硬化死。

死法四:只積累,沒轉化。

        有錢就是任性,老闆決定投錢推廣,推廣公司的品牌,推廣網站,推廣微信號,錢砸下去了,粉絲終於多起來了,卻沒有方法轉化成銷量,通過一些簡單或者過時的方式方法,簡單的打招呼,點贊,交流,已經很難吸引消費者的黏度了。一批粉絲進來,一批粉絲出去,來來往往,錢花了,沒沉澱,冤死了。

社會化媒體營銷的8種死法

死法五:沒有經驗,浪費時間和金錢。

        有些老闆在一個領域成功,信心比較足,為了省成本,就自己摸索,但很多平台的遊戲規則和排名規則都沒了解清楚,就投錢進去,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被坑死。

死法六:只有工具,沒人才

        有些老闆很積極,聽了不少課程,對各方面都有一定了解,但只是重視微信,微博的平台的排名規則和方法,但找不到合適人才去實施和操作,加上自己本身就有不少事情,就一拖再拖,拖死了。

死法七:有人才,不合適

        請到了一些人才或者是挖了別的公司的人員過來,但沒有和原來銷售團隊融合,自己也沒有親自跟進消化人才的能力,出現管理動蕩,拉幫結派的現象,沒有做好網絡營銷,反而出現動蕩退步,亂死。

死法八:外包,折騰死。

        很多老闆不想養那麼多人,乾脆把平台外包出去,圖個省事,但外包平台挑的不好,效果就不明顯,想傳達公司的理念也不容易,效果好點,可能會越包越徹底,失去話語權。變來變去,還不如自己培養人。不小心就折騰死。


作者:莫麥 John 微信號 13539997577

轉載請註明原文地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