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的衝擊下,傳統行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不得不 謀求新的出路。 微信作為 移動互聯網的 第一流量入口,自然成為眾矢之的。 微信營銷、微信運營、微信推廣 等 和微信相關的詞語,廣為流傳。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維,微商平台作為中小企業和商家, 缺乏對移動互聯網的認識,有沒有專業的微信運營人員, 同時又想進入 微信營銷 這個行業。 那麼就必須 和 微信第三方公司合作。 但是呢,錢也花了, 短期內沒有效果的情況下,只有看 微信後台的數據了。 往往 這就是 第三方運營公司 弄虛作假的地方了, 下面我們來一一列舉一些:
關於 在大V 做廣告
“為何我在大V上做了廣告效果不明顯?” 何謂大V?判斷的重要標準就是他的粉絲數量與閱讀量。閱讀量可以從文章尾部看出,粉絲數量對方則會截圖或者遠程後台給你。
只是,有錢掙的地方就有人擠,只要能賺快錢就有人不願意賺慢錢。毫不誇張地說,有相當一部分的大號都是前期刷粉絲、刷閱讀製造大號的假象騙關注,只 要抓好內容質量,關注的人就會多起來,慢慢真實的流量也會起來。只是有一部分人可能都等不及賬號“漂白”就急急忙忙出來拉廣告掙錢回本了。於是,看起來閱 讀量很高,但是你的廣告效果就是不好,特別是電商的轉化率,很低。
不真實 數據的危害性
第一,當然是金錢的損失。花費了不菲的金錢,卻換來一堆無用的數據。這是最直觀的損失,大家都非常清楚。
第二,時間成本。企業可能因此錯失發展的良好時機,在競爭中掉隊,離得越來越遠。
第三,因為虛假信息導致錯誤判斷。特別是從事電商的企業,本來期望學習別的大咖從微信引流到其他電商平台,結果因為虛假繁榮大量囤貨,而轉化率一直不見改善,無人購買,導致貨物積壓,資金周轉失靈,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第四,機會成本。同樣的資源,如果踏踏實實去運營,粉絲的數量可能沒有虛假的那麼多,但是你卻實實在在擁有那麼多粉絲了。而如今,一切只是個零,負效果。
我們如何揪出騙子?
雖然,騰訊官方一直在努力打擊弄虛作假的情況,但是總是會有聰明人能鑽到空子。因此,我們只能夠自己加強防範,武裝自己,才能防患未然及亡羊補牢。
微信公眾號後台有一欄非常重要的菜單叫做“統計”,一般企業微信運營人員可能不會太關注它,但是從今天開始,請你多關注它,開始學會分析數據。以下給大家講幾點虛假數據的特點,大家對號入座,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虛假數據特點——太真
一般而言,我們每次推送文章都會發送3-5條信息,而頭條則放最重要的內容,因此,頭條的閱讀量也是最高的。所以,如果是虛假數據,它必然會符合這個規 律。但實際上,我們推送的內容極可能因為受眾的口味不同,傳播性也有很大差異,後面的信息閱讀量高於頭條也不是不可能的。
虛假數據特點——太穩
你要相信,很大一部分刷粉、刷閱讀的人都是很懶的,內容是從網上抄的,每天刷的數據也幾乎是穩定的(不是固定,固定就太傻了)。因此,你可以看它 14天、30天、半年、一年的粉絲增長趨勢圖,你會驚奇地發現,它出乎意料地平穩,幾乎沒有波瀾。正常而言,我們做內容、做活動,會因為內容與活動的差異 導致粉絲的增長出現不同的增長幅度。
除了趨勢圖,你從圖文統計里也可以看出,每天的粉絲增長數量是異常接近的。
虛假數據特點——太狠
如果你注意觀察,打開歷史消息,你會發現從第一條信息開始,它的閱讀量已經“渙然不同”,可謂“成績斐然”。任何事物發展都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 大的過程,像哪吒一樣一出娘胎就會喊娘的絕對是怪胎。人為何要刷數據呢,就是因為他要走捷徑,他沒有耐性去踏踏實實做事情,所以他出手往往都會比較 “狠”。
買樓有托,營銷會議有托,互聯網有水軍,電商有刷單,只要有營銷的地方,無可避免就會有虛假的情況存在,有的是為了造勢,有的是為了打擊對手,有的純粹是為了騙錢……無論是哪一種,相信你都不願意成為不知情的那一個人!
互聯網+之路,希望你少交一點“學費”,也希望你不會因噎廢食!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