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在朋友圈轉信十天便可領取月餅的廣告被廣泛傳佈,面對於從天而降的「大禮」,不少市民紛繁轉信。然而,當領取流動開始後,不少市民發現,流動並不像他們想像得那末簡單,商家又列出了一系列細則,限制了月餅領取,這些細則在最初轉信廣告時根本就沒有,他們覺得被忽悠了。
市民認為商家流動有「貓膩」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這則微信廣告是由市區志興齋高咪咪蛋糕屋發佈,廣告的大致內容是在朋友圈連續十天轉信其廣告並關注其公家號,便可領取價值十五元¥的老月餅一包,每包五塊。領取時間是9月7日—9月17日,領取模式為每一個手機每人只限一份(不容許代領)。這則廣告發佈後,不少市民在微信朋友圈轉信,靜待「大禮」。
7日下晝,在市區自強街志興齋高咪咪蛋糕屋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家等著領取月餅。然而此時,不少前來領月餅的市民發現流動並非他們想像得那末「美妙」。
原來,當初朋友圈轉信的廣告並無任何限制條款,然而在流動現場,大紅色的條幅上寫著「微信轉信領取老月餅上午100份,下晝100份,排號領取,售完為止」,而且還有時間限制。在流動現場,不少人手中都拿著一張號牌,等待領取月餅,之後匆匆趕來的市民,卻因為沒有號牌而得不到禮品,為此他們紛繁吐槽。
「在轉信微信時,裡面根本就沒有提到還要限時、限號,如今咱們接連轉信了十天,替商家做了廣告,卻領不到禮品,這樣的商家太不誠信。」市民李先生說。
商家微信廣告已移除
流動前夕,志興齋在微信公家號發佈知會,月餅領取模式為「排號領取,數量有限,上午100號,下晝100號。」然而,許多人並未注意到。
8日上午,記者再次開啟舊檔志興齋微信公家號,志興齋發佈公告稱,他們舉辦的流動違反了《微信朋友圈使用規範》,已被騰訊官網勒令移除,流動也將提前關閉。此時關於本次流動的所有頁面已無法開啟舊檔。9日 下晝3時許,儘管離當日的贈送流動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但在志興齋門前已排起了長龍,大家領號後等待領取月餅。
10日上午,記者致電志興齋,一位工作人員說,儘管流動已收場,但流動關閉前,已轉信十天的使用者還可以憑號領取月餅。當提及為什麼當初微信廣告沒有限時、限號的規定,而如今卻作了限制時,工作人員一再表示人太多,並無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只是建議如領取月餅需早點到,領號排隊。
在採訪中,市民們普遍認為,商家搞流動,必定要將流動細則明明白白告訴,且一經發佈不應再扭轉,不然會有欺詐的嫌疑。
微信誘導分享行為不受激勵
自從微信這個新型社交工具興起,人們的消費模式也相應發生了扭轉。如今商家藉助網際網路東風,開始了微信行銷,爭相推出自己的微信支付模式及公家帳號,通過轉信微信就能領取禮品的流動,吸引消費者的關注。
針對於這種現象,微信平台官方也發佈了公告,表示微信平台是一個私密空間,並非一個行銷平台,通過群發動靜等手腕強迫或誘導使用者分享至朋友圈的行為是不受激勵的,使用者可以通過微信舉報功能舉報,他們核實後將依據違規程度進行處理。
業內人士認為,微信是一個社交平台,更多的是承當人際交往功能,有特定的朋友圈,仍屬小眾傳佈,而不是資訊發佈平台。如今,針對於微信行銷的鑽研更多的是在如何應用好這一平台進行行銷,法律以及監管方面仍相對於對比滯後。在目前情況下,微信行銷更多的是靠商家自律,而市民也要加強判斷,不要盲目跟風。 衡水晚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