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案
「群眾創業、萬眾立異」,農村就是其中一塊創業立異的熱土。眼下,我市的一批大學生村官們已行徑起來了,掀起了一股村官創業熱。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2014年以來,我市抓住施行立異驅動戰略以及「電商換市」契機,制訂施行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計劃,對於1000餘名村官開展電商創業培訓,計劃用3年時間培育100名以上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領軍人材,助推電商進農村。
目前,全市村官開展電商創業的人數已有108名,有12人年營業額達百萬元¥以上,其中6人達500萬元¥以上;帶動1500多戶村民加入電商產業鏈,銷售農產品達900餘萬元¥,其中部份花卉種植農戶畝均增收達2萬元¥。
今年,全省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示範班在金華勝利舉辦。中組部以及浙江省副省長黃旭明等先後為我市的村官電商創業點贊,還吸引了江蘇、江西等地前來學習取經。
從今天開始,市委組織部聯合本報推出「村官創時代」專欄,讓咱們一塊兒去領略村官創客們的青春風采。
若果不是提前奉告你,你很難想像,瘦小的姜虹琳仍然是一位「90後」,她是一位銷售化妝品的微商,年銷售額已達到了120萬元¥。
女老闆的暗地裡,還有一個身份,她是一位女村官:金東區多湖街道永紅村支委、王宅埠村村書記助理。
懂禮貌,會相處
她是金東區最年青的村委
永紅村原先有一位老上訪戶,多年前因為一件小事,一直以及村委幹部鬧矛盾。來到永紅村擔任村支委後,姜虹琳開展入戶走訪,籌備走訪這名上訪戶。
「第一次上門,總不能空手去吧?」姜虹琳自掏腰包買了生果。到了村民家裡後,以及對於方嘮叨了一下晝。
聊著聊著,對於方的心結開啟舊檔了不少。臨走,必定要姜虹琳帶幾個雞蛋回去嘗嘗,姜虹琳說不能要,對於方說,「自家飼養的母雞,生態,無污染。」
最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開導下,老上訪戶開啟舊檔了多年的心結,以及村幹部握手言以及。
姜虹琳畢業於溫州醫科大學,今年已是她擔任村官的第二個任期,她也是金東區目前最年青的90後村支委。
「儘管年紀輕,但姜虹琳做事很老成,有種舉重若輕的范。」金東區委組織部人材辦的工作人員評價說。
微商創業遇瓶頸
副部長給她加油鼓勁
去年,我市對於全市1000餘名村官開展電商創業培訓,同時出台各項政策激勵村官創業。村官創業,一來可以施展年青人的知識優勢,帶動村民就業創業,拓寬農副產品銷售途徑;二來也增添村官今後崗位分流途徑。
在此背景下,姜虹琳也做起了時下最新潮的微商。她結合微信朋友圈裡年青女性朋友居多的特色,瞄準了化妝品銷售。為此她還專門跑到杭州等地考察,選取品牌。
一開始做微商很新鮮,三四個月後遇到「創業疲勞」:姜虹琳老家在金東區傅村鎮,在市區沒有房子做倉庫,再加之白日工作,晚上回家又要以及顧客溝通,身體吃不消,還大病了一場。
得悉情況後,分管村官工作的金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徐琰給她發來短信,激勵她堅持下去,有難題大家一塊兒幫忙想辦法。此時,我市也出台政策,對於創業的村官適量歪斜,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每週待在村裡的時間減至一半。
在大家的說明下,姜虹琳在金東區東華家園成立了工作室,化妝品銷售開始步入正軌,開業當天,組織部門還說明她做鼓吹推廣。
年銷售額已達120萬元¥
代理商最高可月入上萬元¥
姜虹琳目前已帶動了40多人成為她的代理商,實現銷售額120萬元¥,代理商中既有年青人,也有她所任職村的村民。
以及傳統的店面相比,姜虹琳的創業項目不需要囤貨,也不需要代理商租店面,投資小、動作靈便、資金運轉快,對比適宜本地的年青人創業。
現在,姜虹琳又瞄準了珍珠市場,她的團隊目前正在調研,「金華農村養珍珠的農戶對比多,珍珠可以做飾品或護膚品,以及化妝品的使用者是重疊的,若果能夠搭上咱們的銷售渠道,還能說明農戶們增收。」
「記得有一次,有一個代理商奉告我,她上個月的純利潤已突破一萬元¥了,那時我尤其開心,從新發現了自己創業的價值。」姜虹琳說,這條創業路,她還會繼續走下去,相信還會越走越寬。 本報記者 楊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