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速度扭轉質量,快重組資源,扭轉軌道!

——本文節選自孫巍《快行銷》中《行銷百年》,新書各大網店有售。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文/孫巍,必宜華事跡諮詢機構董事長

孫巍:從可口可樂到谷歌,從福特到德魯克,看《行銷百年》的變化

行銷百年,即是行銷實戰立異的百年,也是行銷學的百年。

科特勒有一句有名的論斷:「在行銷學的發展史中,每十年都會泛起一些新的概念,刺激來鑽研,直到了實踐,引起了爭論。」 即便在國內,中國式行銷也是爭論紛紛。

今天,中國是世界角逐中心;明天,咱們要走出中國角逐世界。

我將行銷百年代表案例以及概念整出來,以饗行銷喜愛者。

一 出產時代

1914年,群眾行銷(undifferentiated/mass marketing)創立,福特的T型黑色轎車使每一個人用825美金就能買輛車。可口可樂也開始應用群眾行銷理論。

1923年,A.C.尼爾森創立來市場調研機構。

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的福特T型車

二 推銷時代

1927年福特汽車關閉來T型出產線,汽車多樣化時代來臨。

1931年,邁克爾.羅儀在寶潔公司創始來品牌經理制。

1938年,倫敦的Mather&Crowther差遣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前往美國。

1944年,美國的市場鑽研營業額達到40億美金,市場鑽研的第一品牌-鄧白氏行銷資訊服務公司(D&B MARKETING INFORMATION SERVICES)的年營業額達到20個億美元¥。

1950年,產品大工業時代,雷思提出USP(Unicle理論,強調向消費者提出產品的鼓吹武器-獨特的銷售主意。

1955年,特許經營以及全世界連鎖模式的國王-麥當勞博得全世界。

三:現代行銷理論:消費者時代來臨

1960年,現代行銷奠基理論橫空降生,密西根大學的麥卡錫教授提出4P經典理論。

4P行銷理論被歸結為四個基本策略的組合,即產品(Product)、價格(Price)、渠道(Place)、促銷(Promotion),因為這四個詞的英文字頭都是P,再加之策略(Strategy),所以簡稱為「4P』s」

1960年,大衛.奧格威廣告公司推出海能威(Hathaway)男性襯衫廣告,勞斯來斯汽車廣告,品牌形象論席捲廣 告界,它認為在UPS愈來愈小的情況下,消費者追求的是產品的品質以及心理利益的聚攏。

1969年,美國兩位年青人裡斯以及特勞特提出定位論(POSITIONING),強調跟著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需要創造產品的心理懸殊以及個性懸殊,在消費者心中確定心智地位。

1973年,市場細分理論讓西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空成為美國最贏利的航空公司。開拓支線航空,通過提供較低的價格讓人們覺得飛機比汽車更經濟、更舒適。

1980年,年銷售額近95億美金的全世界品牌-耐克,是渠道品牌勝利的典範。耐克完美地應用了品牌資產管理(Brand Equity Management)--知名度、美譽度、忠厚度、心目中的品質、品牌聯想。

90年代,4C挑戰4P,行銷界開始新的遊戲規則。美國西北京大學學的唐.舒爾茨教授推出21世紀里程碑式的整合行銷傳佈IMC,奧美國際的「品牌管家」勝行天下,微軟公司應用IMC勝利推出WINDOWS 98。

90年代末期,DELL電腦公司應用直銷(Direct Marketing)、資料庫行銷(Database Marketing)、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創始顧客訂製行銷的先河,成為全世界IT企業效仿以及勝利的「聖經」。

孫巍:從可口可樂到谷歌,從福特到德魯克,看《行銷百年》的變化

四 21世紀:網際網路時代

1995年,eBay開始在網上試驗拍賣服務。2003年,eBay創造出網際網路交易的巨大市場,並以顧客抉擇價格而成為不銷售自己的商品卻能獲利的公司。

1996年,亞馬遜電子商務公司成立,創始了網際網路購書時代。

1997年,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創立;2014年9月18日,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

1998年,谷歌在美國創立,在隨後的15年中快速突起,創始了「搜尋時代」。

2003年,ZARA、H&M以IT實現供應鏈立異,創造低價時尚品牌,推進豪侈品牌進入群眾市場而推翻了傳統的服裝行業。

2003年,iPod風靡全世界,蘋果公司從新突起;2010年,iPhone創始飢渴行銷時代。

行銷概念的發展

二戰後:20世紀50年代

  1. 行銷組合

  2. 產品生命週期

  3. 品牌形象

  4. 市場細分

  5. 行銷觀念

  6. 行銷審核

20世紀60年代

  1. 4P理念

  2. 行銷近視症

  3. 日子模式

  4. 行銷概念的拓寬

20世紀70年代

  1. 社會行銷

  2. 定位

  3. 戰略行銷

  4. 社會性行銷

  5. 巨集觀行銷

  6. 服務行銷

20世紀80年代

  1. 行銷戰

  2. 內定行銷

  3. 全世界行銷

  4. 本地行銷

  5. 直接行銷

  6. 關系行銷

  7. 大市場行銷

一對於一的20世紀90年代

  1. 顧客關系行銷

  2. 體驗行銷

  3. 網路行銷

  4. 贊助行銷

  5. 行銷道德

利潤導向的21世紀

  1. ROI行銷

  2. 品牌行銷

  3. 顧客資產行銷

  4. 社會責任行銷

  5. 事跡行銷

有名管理家彼得·德魯克曾經經精闢地指出:「可以設想,某些推銷工作老是需要的。 然而行銷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銷成為過剩。行銷的目的在於深刻地認識以及瞭解客戶,從而使產品或服務完成適宜他的需要而形成產品自我銷售。理想的行銷會發生一個已 籌備來購買的客戶。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便於客戶獲得產品或服務。......」

哈佛大學教授西奧多·萊維特曾經對於銷售觀念以及市場行銷觀念作過深刻的對比:「銷售 觀念注重賣方需要。市場行銷觀念則注重買方需要。銷售觀念以賣主需要為起點, 斟酌如何把產品變為現金。而市場行銷觀念則斟酌如何通過製造、傳輸產品以及與最 終消費產品有關的所有事物,來知足客戶的需要。」

孫巍:從可口可樂到谷歌,從福特到德魯克,看《行銷百年》的變化

——本文節選自孫巍新作《快行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