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手機社交時代,我難感受到從螢幕上傳來的溫情

(圖片來源網路 文/東江部落格-游魚)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關於手機控終日拿著手機,即便面對於良久不見的家人、親戚、朋友也各自抱著一部手機點贊、發表情的譴責聲已此起彼伏。

最近,我看到美國一雜誌的評論再次承認,螢幕社交看似拉近了人以及人之間的距離,但同時又讓人慢慢失去面對於面溝通的能力,引起了不少問題。看到這裡,不禁得想到了自己,天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看時間,看完時間就是點開微信等社交網路,著急回頭看看我睡過去那幾個小時,社交網路發生了什麼,或是在傳遞著哪些驚天動地的動靜。而實際上,天天都沒啥驚天動地的動靜,然而動作就這麼慢慢成為習氣了。

美國一大學教授做過一項試驗,邀請學生在擁擠的大學飯堂獨自吃飯,期間不能攜帶任何書、功課本、電腦以及智慧手機。試驗規定,被邀請學生不能帶任何朋友一塊兒介入。這期間,教授全程記錄了這些學生的一舉一動。試驗結果如何呢?不少學生覺得「不自在」甚至「無地自容」,大部份人吃完飯後就「飛馳」離開。這個試驗顯示,社交網路並未增強咱們的交際能力。反之,當咱們習氣了躲在螢幕後面進行社交時,一旦回到面對於面交流的現實社會,咱們反而變得更沒自信,更不善言辭,甚至連看看目生人雙眼的能力都沒有。

在微信朋友圈,多數人發出來的自己的日子都是經由美化的,照片都是通過處理,展示的只是強行裝扮出來的漂亮一面。由此,慢慢的大家都覺得虛擬比現實美妙。可是,咱們似乎都忘了,咱們始畢生活在現實日子中,而不能只活在螢幕後方!

實際上,作為強制症患者,我幾乎天天都會把手機的動靜看完才會上床睡覺,一個動靜「紅點」都不能放過。可是慢慢的,我厭倦螢幕的傳佈只有文字的索然無味,我也厭惡看別人掩飾過的點點滴滴,擺闊而不真實,似乎每句話都別有居心。譬如看場演唱會意情激動可以理解,發個朋友圈也是同享心境,可是拍票則凸起票價,拍自己則是經由美白掩飾,現場卻拍得啥都看不清,似乎炫耀有餘而分享不足。

隱約記得大學時學傳佈學時提起,人與人的傳佈,文字是最基本有效的傳佈,然而若剝離了表情、肢體動作、語氣等豐厚多彩的內容,實際文字能傳達的,也就最最基本的資訊,沒有情感,沒有表情。

那末,咱們還要躲在螢幕後方,繼續偽裝幸福,繼續偽裝熱鬧,繼續偽裝日子豐厚多彩嗎?其實,與其抱著手機、平板死去,還不如出去逛逛。看,外面的陽光咱們多久沒有一塊兒享用過了。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傳佈本地頭條、精品日子資訊、價值商業資訊,小邦需要你們的勾搭,想讓你的動靜讓百萬¥惠州人瀏覽,報料、投稿、談情請加小邦微信號tianhaohz,更多資訊推送,關注惠州邦官方微信公家號www58hzb。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