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萬¥達以及蘇寧的強強聯合,對于行業而言,擁有劃時代意義。在電商衝擊之下,兩大佬的聯合反映出行業資源整合、互補的必需。在抗衡電商以及開拓O2O新商業模式之下,也許解脫封鎖自保才是獨一出路。
文︱十三姨夫
9月6日,一場被事先編譯過的戰略合作最終達成。而合作的雙方,是國內兩家大型實體零售業者萬¥達集團以及蘇寧雲商。
依據當日合作的內容,蘇寧雲店將進駐現有的萬¥達廣場,蘇寧將依據每一家萬¥達廣場的不同特色進行雲店的品類組合以及規劃;在新開業的萬¥達廣場,萬¥達將依據蘇寧雲店的設計以及運營需求,為蘇寧進行物業資源的開發定製,共同探索全新的商業定製模式,共同知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在9月6日早間以及更早以前的8月10日左右,上述合作可能性就被過分關注以及討論。這種傳佈上地過度使勁,體現了蘇寧雲商在追求「沃爾瑪+亞馬遜」路徑上的艱難試探。而就在一個月以前,蘇寧雲商剛剛通過增發形式,引入了阿里的戰略投資。加之此次與萬¥達集團的合作,則體現了蘇寧雲商正在朝著「沃爾瑪+亞馬遜」路徑努力,儘管作為蘇寧雲商掌門人張近東,已不怎麼提及當年他的這一設想。
但從此次合作來看,萬¥達以及蘇寧雲商的合作,似乎亮點不多。從實體零售每況越下的違板來看,雙方的此次合作,更像是一次抱團取暖,目前,仍看不出能夠給實體零售業者帶來多少但願。
事情遠沒有想像得大
儘管從8月初就開始有各種預言,然而,萬¥達集團以及蘇寧雲商間的合作,最終僅是一場為數不多人參加的小型發佈會而已。
在北京當地部份受邀參加發佈會的記者,在事後評論稱,「太空泛」、「沒料」,而且,「居然沒有採訪」。這從必定程度反映出某一部份專業人士對于萬¥達以及蘇寧間合作的評價,而在當日早間以及更早前的一個月,雙方的合作被寄望於股權層面或是是由蘇寧運營萬¥達的電商等方面。
無非,兩家巨頭的合作,依然看起來很美。雙方提供的資料顯示,到2015年,萬¥達商業預計將在全國開業135座萬¥達廣場,客流量達到20億人次;到2020年開業500個萬¥達廣場,年客流量超過100億人次。蘇寧雲商擁有1600多家線下實體門店,線上蘇寧易購位居國內電商平台前三。
然而,體量大並不代表能夠交融。而從多數企業合作規律來看,這種非資本層面的合作,往往很難,很容易會成為過去式。那末,雙方從合作中能夠獲得成麼呢?
多了一個主力店而已?
從合作描寫上看,萬¥達以及蘇寧的合作,可能僅是為了爭奪一個主力店而已。
從萬¥達廣場這種綜合體運營角度而言,當然主要主力品牌店來吸引客流。而過去,扮演這種角色的內含五星級酒店、寫字樓以及公寓、電影院、遊戲廳等。而如今,從表面上看,蘇寧的入駐,最顯明的意義在此。
其實,過去與蘇寧雲店扮演一個角色的是萬¥達旗下的萬¥達百貨、沃爾瑪等其他零售業態。如今,萬¥達百貨規模萎縮,其他零售店因為受客流到店減少而變得不像以往那末吸惹人氣。
而從蘇寧雲商方面而言,新的產品實體店面業態,需要尋找與之符合的商業物業。而萬¥達集團在國內商業地產中,擁有不錯的口碑以及地位,因而,成為蘇寧雲店這一新型門店選取,也在乎料之中。
然而,蘇寧雲店如何能夠扮演吸客能力?這一點仍需察看。從目前階段來看,O2O日報認為,蘇寧雲店看不出與「普通家電賣場+快消品賣場」間有多大區別。
因而,雙方的合作都是非排他性的。
萬¥達+蘇寧對於行業意義更大
當然,萬¥達以及蘇寧間的合作,擁有許多想像空間,甚至有人揣測,蘇寧可以說明萬¥達運營電商業務。然而,就目前階段來看,萬¥達以及蘇寧能走多遠,仍未可知。
無非,兩大實體零售業者的合作,對于行業而言意義重大。自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實體零售就伴同競爭等緣故,形成區功能變數格局以及少數寡頭垂直整合的態勢,這一過程持續了約20年時間。
最終,在封鎖自保的行業氛圍之下,形成為了區功能變數實體寡頭以及少數全國寡頭的行業格局。而過去兩年間,無論是哪一種寡頭,日子都並不好於。零售業內機構聯商網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上半年,主要實體零售商共關店120家,新開門店208家,實體零售業環境嚴峻。其中,在不久前,因為經營不善,萬¥達集團也宣佈對於其旗下的萬¥達百貨進行調整或裁撤。而蘇寧雲商方面,2015年上半年的可比店面收入同比增長8.92%,相較於2014年同期的下滑3.96%,狀況有所改善。
萬¥達以及蘇寧的強強聯合,對于行業而言,擁有劃時代意義。在電商衝擊之下,兩大佬的聯合反映出行業資源整合、互補的必需。在抗衡電商以及開拓O2O新商業模式之下,也許解脫封鎖自保才是獨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