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一組聯合國貿發會議在2015年資訊經濟講演中提供的資料,2013年全世界B2B電子商務的產值超過15萬¥億美元¥,而B2C只有約1.2萬¥億美元¥,可以說B2B佔到電子商務大約92.6%的比例。講演裡披露的另一個數字也頗有意思,電子商務佔美國製造業總收入的份額從2002年的19%晉陞到2012年的一半以上。電商、網際網路正在深刻地影響美國甚至全世界的傳統行業。
而從艾瑞網對于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統計資料,同樣可以發現企業電子商務總共佔比顯明佔大頭,達到了近百分之七十四。且中小企業B2B電商市場營收在迅速增長,超過三成。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以上兩組資料均明確表示出B2B儲藏的海量的市場空間價值不容小覷。
再從B2B投融資角度啟程,據資料庫資料顯示,2014年以前B2B獲取的投融資每年不到10家,2014年時已有16家,而2015年至今大半年就已達到68家,總共分佈在14個行業。還有12家上市公司介入了B2B創業項目的融資,而投資至多的行業主要涉及到農林苗木(主要是農業)、物流貨代、鋼鐵、化工等領功能變數。B2B投資在仍存在著巨大的上發展空間。
儘管B2B早在2010年前便接觸到網際網路,然而當時強調的資訊化只著重於改造企業內定商務流程,企業內定受排斥,政府口號為主缺乏實際支撐,根本沒有獲得應有的關注以及發展。
然而在電子商務實現飛躍發展的今天,B2B更多從企業的外部連線(譬如採購與銷售)切入,也就是接入公共網際網路帶來的價值。無論是供應鏈條仍然是分銷鏈條,通過網際網路都會獲得實際價值,這對於企業有吸引力,關聯崗位員工的幹勁也會足不少。再加之B2C的發展自然大大晉陞了使用者的接受度,政府介入度更深了,拿出了不少資源(產業園、孵化器、政府資本、補貼)與B2B的玩家對於接。資本也源源不斷的支撐基於交易的B2B創業在各個行業裡發芽、成長。同時被帶動的媒體鼓吹,使得行業的產業環境首次獲得群眾的關注,「網際網路+」、「製造業2025」這樣的頂層設計本身給了媒體切入點。使用者的教育成本在使用者啟蒙、政策推進、資本助力以及媒體鼓吹下前所未有的拉低了下來,被社會各方分攤了,B2B將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突破。
「B2C玩了10年,O2O玩了2年,但B2B可以玩100年。為何呢,因為一個很傳統又難的發展環境,往往蘊含著更多的發展機會,各行各業都有出生BAT的機會,相信下一代的BAT會在B2B領功能變數裡發生。」築牛網CEO王博士在行業交流中表示,「中國電子商務從B2B開始,儘管中間有B2C以及O2O的造詣,但最終的輝煌必定是B2B!」儘管B2B火的較晚,但顯然這股火勢,大有燎原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