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低估的中國移動廣告市場

從直達號到糯米,百度通過數據、技術與移動媒體的應用,實現從“連接人與信息”到“連接人與服務”的轉型,完成以技術驅動新的營銷破局;反觀阿里,借全域大數據品牌營銷產品“達摩劍”的推出,重新定義品牌營銷的受眾覆蓋方式和跨屏真人追蹤;而隨着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廣告的正式上線,騰訊積累4年已久的微信終於將億級社交流量變現,也必將帶動數字營銷產業鏈利潤快速爆發。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維,微商平台

BAT的下一個獵物在哪裡?未來的數字營銷藍海又在哪裡?

四線城市智慧手機普及率已達86%

2014年全球移動廣告收入總額達319億美元¥,相比2013年上漲64%。而相較於用戶時間的遷移,美國廣告主的媒體遷移仍然滯后:用戶在移動上花費了24%的時間,廣告主只在移動花費了8%的廣告費用。

針對“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以下簡稱“女皇”)今年5月發布的這份年度互聯網趨勢報告,以寶潔為代表的廣告“金主”們已經迅速做出反應:削減標準媒介的投放預算,轉而投向數字化媒體、搜索、社交、視頻和移動上,“因為消費者在這方面花的時間越來越多。”

根據“女皇”的報告,2014年全球28億互聯網用戶,同比增長10%,而智慧手機用戶20.8億,同比增長23%。其中,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已佔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的80%以上。此外,源自於用戶對視頻服務的需求,移動數據流量加速增長,同比增幅達81%,主要移動平台已佔視頻消費量的22%。2015年1季度,Facebook每天有50%的用戶觀看過一次以上視頻內容,其中75%是由移動設備進行播放。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全球移動廣告市場份額的飛速增長。2014年,在全球移動廣告市場402億美元¥的份額中,谷歌以40%的佔比位居第一;中國移動廣告市場以275.6億元¥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移動廣告市場,這一數字較2013年增長了137.38%;2015年,中國廣告主在移動廣告的投入有望逼近900億元¥。

WeAreSocial剛剛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社交、移動和電子商務最新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中國網民6.68億,年增幅6%。其中,社交媒體用戶6.59億,超過美國和歐洲綜合;單獨手機用戶6.75億,手機卡13億;移動網民5.94億,佔中國網民的89%;移動社交媒體用戶5.74億,年增幅15%。

最令人興奮的是來自Nielsen的詳細調查數據:年齡在16~59歲之間的用戶中,智慧手機普及率在去年已達62%,其中,94%在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的滲透率分別由去年的75%、66%雙雙攀升至88%,就連四線城市的普及率也提升到了86%。

300億本地化移動營銷市場待收割

從萬達跨界做電商,京東線下開店進軍四、五線市場,百度推出線上與線下連接的“直達號”,車企加速三、四線城市布局,就連優衣庫都宣布:一半以上的微信粉絲都來自於二、三線以下的城市,足以支撐優衣庫以每年80-100家的速度向二、三線城市快速滲透。

一邊是優質用戶流量愈發稀少,且獲取成本水漲船高;一邊是日趨成熟且亟待滿足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用戶在哪,營銷就在哪”,始終是市場顛撲不破的真理。行業大咖們之所以迅速調整戰略布局,其深層用意還在謀求本地化、移動化產業鏈條:與其在一線市場拼的你死我活,不如着眼於未來搶佔趨勢先機。

易觀智庫的《中國本地化移動廣告專題報告》數據顯示,到2016年中國本地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達300億元¥。這也意味着,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加速布局本地化移動廣告市場。報告指出,“本地數據的不斷完善以及本地受眾的移動互聯網行為不斷深化,為廣告主提供了更多的移動營銷方向,促進了營銷效果的持續提升,本地移動廣告市場價值也隨之得以提升。”

不難看出,營銷下沉帶來的本地化、移動化趨勢必將成為傳統企業的營銷“標配”,進而催生全國本地移動營銷大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力美科技、藍標、易傳媒、品友互動為代表的數字營銷機構敏銳嗅到這一商機,紛紛布局區域移動營銷市場。力美科技副總裁別星認為,“本地化移動營銷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缺乏大數據的支持,沒有大數據,本地化營銷就如無根之水,更無從發揮移動DSP精準性、及時性、趣味性的特點。而這恰恰是力美DSP最擅長的。”

從2013年布局移動DSP領域至今,力美科技已在全國擁有100多家廣告代理、5000億條用戶數據、服務近百家區域廣告主。相較於BAT龐大的數據體系,力美DSP在數據閉環優化和實際投放經驗上更勝一籌;而始終專註於移動DSP、獨創“DMP+移動DSP”的投放模式也讓力美在未來300億本地移動廣告市場中有了獨佔鰲頭的底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