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嘿,你投的P2P跑路了嗎?」

最近股市不太好,不少公司又打著「低風險高收益」的名目,推銷各種P2P以及類P2P的理財產品,不曉得有多少小伙伴買了呢?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我覺得,更應該問的問題是:「嘿,你投的P2P跑路了嗎?」

關注網際網路行業的朋友,最近時常會聽到兩個詞,一是「資本寒冬」,二是「O2O逝世名單」。透過這兩個現象,咱們不妨來推測一下,未來P2P行業走向,以及更主要的,買了P2P,你的錢袋子是否安全。

財子斗膽預言一下,不出三年,「P2P」就會繼「O2O」之後,成為下一隻「風停了之後摔下來的豬」。到時候,可不要怪財子沒有事先提醒你哦。

「資本寒冬」

身旁不少創業的朋友跟我反映,以前隨意寫點什麼,只要看得過去,躺著都能拿錢;而現在融資比以前難多了。

看看資料,也能基本確認這個趨勢:

依據CVSource統計顯示,2015年二季度網際網路行業VC/PE融資事件規模為37.89億美元¥,環比降低50.36%;融資案例數量222起,環比降低10.84% 。

有的人可能問了,人家P2P還能賺錢呢,息差明擺著的;那我想反問一下這些同窗,你們在P2P公司開戶,送的那些小電扇啊、充電寶啊,不要錢嗎,動輒幾千上萬¥的「體驗金」,發生的收益一個人也得有個小幾十吧,不是錢嗎?

最近幾個月,國內外的二級市場雪崩式的下跌,而這種效應傳導到一級市場通常也就半年左右,接下來幾個月,若果經濟沒什麼起色,VC、PE之類的投資機構日子都不會太好於。那末,首先要淘汰掉的,就是那些單純靠一輪輪融資來「供血」支撐業務增長的P2P平台,因為沒錢可燒了。

「O2O逝世名單」

最近一份「O2O逝世名單」火遍了朋友圈,看著16個領功能變數,上千家大大小小的企業折戟沉沙,咱們在感嘆之餘,也應該對於其他靠「補貼經濟」過活的行業多一分警惕,尤為是P2P。

舉一個大家最熟識的O2O行業:打車,以此為例,來看看P2P之後如何發展。

滴滴以及快的在握手言以及以前,燒掉了24個億,也燒死了絕大多數的小打車平台,因為說到底,甭管是滴滴快的仍然是Uber仍然是什麼別的公司,提供的服務是同質化的:把你送A點送到B點。於是從客戶的角度來說,他選取用A公司仍然是B公司,無非就是兩個斟酌,哪一個更省時間,以及哪一個更省錢,其他的基本都是扯淡,而這兩項都是要靠「規模經濟」,哪一個平台司機多,哪一個平台成本就低,體驗就好。於是,在這個很考驗燒錢水平的行業裡,最終只存活下了兩個巨頭,以及一些偶爾出來刷刷存在感的二流提供者。

在財子看來,P2P其實比打車更簡單粗暴,對于使用者來講,就在意兩件事:哪家收益高,哪家風險小。這兩件事,同樣要靠「規模經濟」來實現:哪一個平台放貸快,服務好,借款人就願意往哪一個平台集中,同樣的,哪家平台的使用者多,能夠收集到的用於風控的資料也就越多,風險節制也就越好。

在不做什麼縝密分析的情況下,單看看美國市場就能發現(他們搞P2P比咱們早近10年),兩大巨頭Lending Club以及Prosper,佔掉了美國P2P市場絕大部份的份額,而其他競爭者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結束了歷史舞台。因而中國儘管現在有3000多家P2P,然而最後頗有可能像美國同樣,留下幾家巨頭,剩下的就隨風散去吧。

談談P2P的潛在風險

沒時間的可以略過下面的分析,結論其實就倆字:跑路,而且絕大多數P2P,最終只有這一個歸宿。

若果簡單分析一下的話,咱們要瞭解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投資收益以及風險的關系:

「預期收益越高,承當的風險就越大。」

註:當然,還有個「流動性」的維度,即收益越高,在流動性上相應要做越大的犧牲,例如按期存款利息普遍高於活期;但通常流動性也可以視為「風險」的一個子類別,在此不做進一步考察。

若果把咱們平時接觸對比多的,傳統的投資品種按照收益以及風險對於應的關系列個表,大概是這樣的:

看完了「O2O逝世名單」,下面就該輪到P2P了 !

而P2P列個表的話,大概是這樣的:

看完了「O2O逝世名單」,下面就該輪到P2P了 !

單看收益率,比上面所有產品都高,而再看風險一欄,除了了陸金所以外,咱們摘選了其他一些知名P2P平台關於風險保障的廣告鼓吹:

「100%本金保障計劃」

「穩健全面的風險保障」

「5大流程,32道工序,層層篩選與防護」

「本金墊付模式,旨在維護投資人的根本利益即本金安全」

「第三方合作機構確保在項目泛起風險事項時及時、足額地向投資者代償本金以及利息」

「當投資者在平台所投的投資項目泛起逾期時,平台的合作機構向投資者全額本息回購此筆交易當期的剩餘本息」

在財子看來,這些廣告鼓吹,對于投資者或多或少存在誤導。

這裡面有暫時還沒出事的,有曝出巨額壞賬但「渡劫」勝利的,還有已出事的平台。所以,這些廣告詞的可托度呢,諸位可以自己判斷。

用對比的目光看問題

再多說一句,傳統的投資品種裡面,也不是沒有超過10%年化收益率的產品,然而這種產品在國外叫做「垃圾債」,或是「高收益債」,通俗地講就是一些還款能力堪憂的公司或機構發行的債券,為了補貼投資人可能承當的高風險,才會給予這樣高的收益率。

國內也有一種相似的東西,財子以前介紹過,叫做「中小企業私募債」,發行的主體都是一些上不了市的小型企業,其信用風險相對於較高,2012年試點推出時最高的票面利率能夠達到12%,但近兩年因為違約頻發,目前這個產品已形同雞肋,監管已叫停了。

那末,P2P既然能給出高於垃圾債的收益率,其違負的風險自然也要高於垃圾債,咱們來看看是否這樣:

在監管叫停中小企業私募債以前,此類產品總體違約率已超過3%。

依據「網貸之家」資料統計,截至2015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累計平台數量達3259家,累計問題平台達到976家,比率為30%。

看來風險-收益的投資基本邏輯仍然是成立的。寫到這裡,給還在投資P2P或是籌備投資的朋友兩句忠告:

1. P2P平台的借款人,其信用水平往往不如垃圾債,因而,泛起問題的幾率自然更大。當壞賬率達到必定水平的時候,P2P平台將無以為繼,要末靠繼續融資輸血,要末靠後面客戶的投資來還前面的欠賬,無論怎麼樣,絕大多數P2P終將淪為「龐氏圈套」。從有備無患的角度講, 投資者有不少正規的渠道可以選取,沒有必要為了貪圖高收益而去冒這樣高的風險;

2. 若果必定要介入的話,建議小打小鬧,淺嘗輒止便可,並做好損失本金的籌備,千萬¥不要用自己的大部份身家去投資P2P。看完了「O2O逝世名單」,下面就該輪到P2P了 !

來源:財子佳人

(文章略有改動)

責任編纂:文潔

歐界科技|O2OJIE,O2O企業服務領導品牌,提供餐飲、零售O2O全套解決專案,軟硬體總體施行,品牌運營以及推廣,直達主力核心使用者!

歐界科技 Media.o2ojie.com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