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咱們為何不太願意談農電機商?

在筆者採訪過程中,不少人尤其是行銷領功能變數的人員,很樂意談農電機商。但以筆者淺陋的見識來看,農電機商似乎是對於「際網路+」戰略的曲解,或是說是一種偏離。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為什麼這麼說?

文 | 於 帥

從以微信為代表的搬移際網路產品火起來之後,各行各業對於電商就更為熱中了,尤其是「際網路+」作為一項戰略進入國家政府工作講演,作為重中之重的農業設備行業,對於「際網路+」的理解一度就等於農電機商。

然而,不少《農業機械》雜誌的老讀者會發現,咱們刊物上很少有發關於農電機商的文章,就是咱們的新媒體平台,無論是知谷網站、APP仍然是第三方平台的微信、微博,都很少討論關於農電機商的話題。

在筆者採訪過程中,不少人尤其是行銷領功能變數的人員,很樂意談農電機商。但以筆者淺陋的見識來看,農電機商似乎是對於「際網路+」戰略的曲解,或是說是一種偏離。

為什麼這麼說?

國家提出的「際網路+」戰略其實是一種「+際網路」的資訊化戰略。這毫不是筆者自己杜撰或是一廂甘願的解讀,其實這也是很顯然的事。試想一下,若果是「際網路+」把傳統產業都交給際網路公司,那後果會怎麼樣?

在早些時候由本刊主辦的2015第三屆中國農機工業高端論壇上,農機行業資深專家高元¥恩先生就直言不諱:「際網路不會推翻傳統產業,而是一種交融。」從旁觀者來看,這只是擅長炒作者的概念化運營。

而更直接的證據是,十八大國家提出的新四化建設以及交融戰略,把資訊化以及農業現代化作為重點提出,其實「際網路+」只是資訊化戰略的具體表現形式以及實現途徑。資訊化的範疇很廣,內含工廠節制與管理、財務與採購、行銷與服務等,甚至還內含機械的管理與監控、資料採集與分析、精準施藥等各種田間功課與機具調度。

很顯明,這裡面所說的領功能變數是行業所急缺的,也是難度較大的。因而,這些領功能變數的關注度以及關注量就遠不如行銷了。

畢竟,行銷是尤其容易短期內出成就的,哪怕花個幾百萬搞來幾個本就能自己獲得的銷售線索,也可以向老闆邀功,這是農電機商的威力不是嗎?

事實上,若果咱們到農業較為發達的歐洲以及北美看一看,你會發現,他們幾乎沒有農電機商,可際網路的套用是深刻「骨髓」的。工廠的資訊化幾乎是一個基礎,然後是機具節制、功課資料的採集與運算,行銷方面主要在定單管理。

筆者也瞭解到,如美國也是有所謂的農電機商的,但他們主要是「際網路+輕服務」的模式進行,如產品導購、使用者服務等,專業性很強,它實際上就是一個際網路服務公司,帶有媒體的屬性,而不是執行代理商的職責。

從理論上來講,農電機商是徹底沒問題的,只是看咱們怎麼來理解,如何去做。然而,從促成行業發展來看,咱們更願意去談數字化工廠、精準農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