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為原創,於三周前發佈於公家號「互加」(hujiatech)。因頭條號剛剛審核通過,故搬遷姍姍來遲。


當史上最嚴厲線上音樂版權禁令到來後

2015年7月9日,國家版權局下發知會,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於2015年7月31日後休止未經授權傳佈音樂作品。國家版權局局長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兼任。這個貌似突如其來的禁令雖經媒體報導,但在輿論場中並未引起足夠反響。這是不尋常的,因為這則禁令足夠嚴厲,意義足夠重大。

昨天是禁令生效後的第一天,媒體照例進行了非正版線上音樂即日起全面下線的報導,但與央行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引起的輿論反彈以及討論相比,線上音樂禁令一事依然像是投進池塘的一顆石子,只有那麼一點點漣漪。

此等反差,緣故也許沒那麼繁雜。

非銀行網路支付尤為是搬移端支付限額5000元¥,引起廣泛討論以及各路人馬對央行的冷言冷語,可以認為是這件事與普通人的關系太親密了,但線上音樂行將收費這件事,同樣與你我息息關聯。區別就在於,網路支付管理辦法真正可以稱得上來得驟然,並且觸犯了巨頭利益,並有可能對與搬移支付有關的眾多網際網路商業模式發生重大負面影響。而線上音樂禁令,也許恰是巨頭們幕後推進的結果,關聯既得利益者對禁令的到來,早就做好了籌備。當然,與網路支付限額相比,線上音樂禁令也有著天然的道德優勢。

關於線上音樂市場,咱們簡單回顧一下過去這兩年都發生了什麼。

早在2013年初,阿里巴巴宣佈收購蝦米音樂,並於同年收購另一家線上音樂平台天天悅耳。要曉得,對于剛剛走出欺詐門暗影、主營業務為電商的阿里巴巴來說,這種向旁系業務全面擴張的行為毫不能僅僅歸結為過人的戰略目光。

在阿里巴巴先後吞下蝦米以及天天悅耳之後,從事音樂版權服務的海洋音樂聯合酷狗、酷我、彩虹以及源泉,群組成為了由3家平台、2家版權公司形成海洋音樂集團,並對外聲稱融資上億美元¥,規劃於2015年底進行IPO。

與此同時,曾長期提供盜版音樂服務的QQ音樂迅速改頭換面,依靠騰訊強大的財力支撐以及流量入口,一方面瘋狂樹立版權貯備,另一方面迅速擴張市場份額。

於是,市場上開始泛起線上音樂三足鼎峙的說法。不排除有三家其中之一自我美化的說法,但阿里、海洋以及騰訊的確在最恰當的時候的完成為了配置。

就上述三家而言,阿里以及騰訊的優勢在於財大氣粗,他們在過去兩年間分別與眾多國內外知名唱片公司樹立了合作關系,在這個資本驅動的時代,阿里以及騰訊在許多領功能變數令中小創業者眼紅。而海洋音樂集團的優勢在於初期低成本取得了大量音樂版權,且平台的市場佔有率較高,有能力與前二者分庭抗禮。

實際上,這個領功能變數的其他參預者,期間也都沒有閑著。百度音樂正在轉型、網易鼎力扶持自己的網易雲音樂、中國搬移也進級了自己的咪咕品牌。然而,要末走得慢了,要末方式有問題,他們目前都更像是追隨者。還有像多米音樂這樣的孤兒,似乎慌了手腳,在禁令出來後,隨即爆出了大股東要全額出售股分的新聞。

回到前面說的,線上音樂禁令如同一絲輕風,一般劇本中該有的驚雷並未泛起。去年就泛起了2015年是線上音樂版權元¥年的說法,今年初則有了最快年底全面實現線上音樂付費收聽的傳言。而所有的步點,巨頭們都踩得那麼準,中小玩家們則好像是睡眼惺忪在旁邊看著。版權局7月9日下發知會,一周後阿里音樂集團宣佈成立,說起高曉松以及宋柯入主阿里音樂,不得不提房地產商恆大的先見之明,恆大五年前就開始在上游配置音樂產業,許家印以及馬雲在足球之後再度實現了合作。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線上音樂收費服務大勢所趨,也更有利於整個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但線上音樂市場格局的蛻變也印證著這樣一個殘暴的事實,在資本大殺四方的年代,中小創業公司的生存變得更為身不禁己。假設沒有顯然的技術壁壘以及商業模式壁壘,活著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