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里、用友聯合密謀的第一計竟然是PaaS

記得20天前,用友阿里的全面戰略合作不僅直接促成用友股價當天漲停,也一直讓業界充溢了各種想像空間。雙方合作會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映,真有些叫人捉摸不透。

直到幾天前的8月13日,國內首家SaaS上市企業——用友旗下暢捷通悄悄推出了開放的PaaS雲平台,並大肆招募獨立開發商(ISV),業界這才茅塞頓開。

其實,早該想到的。

雲是當時阿里以及用友全面戰略合作的基礎與重點。阿里雲是中國最大的公有雲基礎服務提供商,用友是亞太本土最大的企業管理軟體與服務提供商,這是一對IaaS+ SaaS的超級群組合。僅僅簡單地輿解將暢捷通的公有雲基礎架構換成阿里雲,那不是化學反映,真正的化學反映自然是巨頭的遊戲——PaaS。

筆者查詢暢捷通官網的開放平台手冊發現:

它為開發商提供使用者體系、運用商店、公共服務以及開發平台四項運用架構。同時,它還提供三種服務:平台合作型ISV,主要針對成熟的產品以及安定的平台,開發商可以以及暢捷通的使用者體系以及鑒權體系打通;運用改善型ISV,可走訪暢捷通的公共服務介面;假設是新開發的企業軟體運用,則可以走訪暢捷通的CSP開發平台。

儼然一個完整配置的PaaS平台。

PaaS,巨頭的遊戲

在雲計算的三層「披薩」中,PaaS(平台即服務)一直被稱為巨頭的遊戲。為何?

SaaS(軟體即服務)各種運用軟體,正如App同樣即租即用;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重資產資料中心的基礎上實現雲資源的自動部署;只有處於中間層的PaaS,既要屏蔽底層基礎架構的千差萬別,又要為上層SaaS運用提供靈敏標準的開發介面,這隻可能是巨頭企業染指的市場。

細數全世界的PaaS玩家,無非亞馬遜AWS、微軟Azure、IBM BlueMix,以及中國的BAT等幾個大型IaaS公有雲企業,另一個則是全世界第一大SaaS企業Salsforce……但雙方的PaaS涉及層面不同。

從SaaS角度啟程的PaaS平台承載更多的運用服務,這在中國演繹的故事則可以更接地氣兒:即在企業網際網路化的大背景,企業使用者無需耽心使用不同的企業SaaS運用,內定資料不能安全對接的問題,因為這時的PaaS平台是一個向開發商開放使用者資料的匯流排。

看看Salsforce的發展。

1999年它成立時也是定位客戶關系管理的雲服務,直到2003年才邁上了新的台階,即提供API介面服務sForce,說明使用者或者開發商通過API開發更多運用程式。2005年,它更是藉此進一步建立了相似蘋果運用商店的企業運用交易市場AppExchange,被稱之為「企業級軟體的iTunes」。這樣的生態也為Salsforce今天高達500億的市值奠定了基礎。

但,Salsforce在中國卻玩不轉。

SaaS越貼近使用者,就越需要本土的開發商去開發相符本土行業需求的運用,中國使用者與國外使用者對運用軟體與服務的具體需求有千差萬別。這卻給了中國SaaS企業突起的機會。

中國的Salsforce,人人都想

從簡單的SaaS軟體向底層PaaS平台延伸,這幾乎是所有指望規模做大的SaaS企業的路徑。

記得早年也有不少中國SaaS企業急於覆制Salesforce的配置進入PaaS領功能變數,但目前基本都已出局。這一巨頭的遊戲成為一道難以跨越的門坎,具體來看,擋在每個SaaS企業面前的是三大考量指標:技術實力、資金實力、使用者基數。技術與資金恰是巨頭之所以稱之為巨頭的緣故,而使用者基數則抉擇了這個PaaS平台對其他開發商是否擁有吸引力。

暢捷通,作為第一家國內SaaS上市企業,以及它與用友甚至阿里的種種聯絡,似乎具備了衝擊PaaS門坎的能力。筆者就在暢捷通總裁曾志勇的微博上發現了蛛絲馬跡:

「這是一個歷時2年半,中美兩地,300位研發專案師共同努力,今天完成平台3.0上線,簡單的祝賀典禮。但卻是全世界領先的下一代企業計算開放式雲平台,未來將支撐千萬家企業運用服務。這是中國徹底擁有的自有知識產權平台。這是@暢捷通的驕傲,這是@用友的驕傲。」

據暢捷通內定訊息,該雲平台耗資上億元¥,最先由時任用友軟體CTO薛峰發起,2012年底在矽谷樹立研發中心,並招募到了Salesforce的前產品管理董事蔡勁松等技術達人。雲平台1.0版本2013年上線後,暢捷通北京團隊基於此平台開發了客戶管家、易代賬及工作圈等產品,據稱使用者已經達到100多萬。而近日3.0版本的上線,則正式對所有開發商開放。

「上億資金」、「Salesforce前技術高管」、「百萬使用者基數」,成為暢捷通雲平台的幾個主要標籤。

阿里雲,必然的化學反映

醞釀幾年的項目,為什麼現在發佈這個雲平台?

自然,技術累積是主要因素,但另一個主要因素,筆者認為以及阿里雲的戰略合作有著必然的聯絡。

據暢捷通內定資料披露,雲平台曾經泛起過底層IaaS資源不足的情況。當初暢捷通按照最初有1萬家企業使用者自建資料中心,籌備了100台伺服器,但不料客戶管家以及易代賬推出後,使用者量迅速破萬,奔著10萬的量級增長。暢捷通只得趕緊採購400台伺服器,「不斷調整,不停加班,最終花了一個多月。」

此次PaaS平台首次對外開放,可以預測假設接通了各個開發商,以及他們開發的運用軟體以及SaaS服務,那麼使用者數量更難以預測。暢捷通將IaaS服務交給戰略合作方阿里雲則可以降低風險,一勞永逸。而阿里雲的其他資源如何應用要看對接之後的各種化學連鎖反映了。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賺人民幣

這次暢捷通開放雲平台的出擊,連公有雲基礎設施都讓阿里雲打好了,企業軟體轉型Salesforce模式是否因而真正到了時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