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恩網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電影產業的迅速發展讓借勢而起的電影行銷公司水長船高。早在今年5月25日時,劇角映畫繼對於外公佈已完成C輪融資,並透露將籌備新三板財務事宜。眼看「中國電影行銷第一股」的稱號已是囊中之物時,想不到半路殺出程咬金,就在最近的9月21日,無限自在文化傳媒股分有限公司披露了招股書,預計年內掛牌新三板。
資本青睞電影行銷公司 風險更低、增長快速
第三方行銷公司正處於上升風口期,市場空間也在急劇擴張。目前行業內電影行銷公司很多,麥特文化、伯樂行銷、智庫印象、影行天下等等,但無限自在以及劇角映畫是目前離新三板最近的兩家。
回顧下劇角映畫的融資格史,早在2013年8月份,劇角就完成首輪融資,相較之下,無限自在起步稍晚,然而在上市的道路上卻有點後來居上的意思。
無限自在之所以步子邁得更快,最近幾個項目得勝利是很大得加分項,今年以來,無限自在已為《煎餅俠》、《滾蛋吧腫瘤君》、《烈日灼心》等電影提供服務。這幾部電影都是最近的叫好又叫座的中國產電影的代表。截至今年9月10日,中國產電影票房總以及為179.75億元¥,其中無限自在介入的電影共計獲取票房32.55億元¥,票房佔比高達18.10%。獲得這樣的成就,無限自在本身業務能力當然很主要,畢竟行銷公司不能挑項目,但押對於了寶,也是行銷公司難得的幸運。
實際上,對於行業來講,劇角以及無限自在誰成為行銷第一股都不主要,主要的是,這透露出資本對於電影行銷行業的青睞。盡人皆知,與上游製作公司相比,行銷公司回報週期短,風險小;與下游影院相比,行銷公司前期投入少,利潤高。
營收同比增長89% 無限自在成電影行銷行業縮影
資料證實了資本的目光以及判斷。據藝恩諮詢《2014-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鑽研講演》顯示,2015年中國影視公司電影行銷費用預計將達到38億元¥,相比2012年的24億元¥,增長了58%。就2014年總票房排名前十的中國產影片來看,由第三方行銷公司介入行銷的比例為60%,高於由製片方自己進行行銷運作。
這一行業現行在無限自在的財務資料上獲得了驗證。依據無限自在公佈的招股書中的資料,近兩年來,跟著公司在業務及商業模式上的轉型,無限自在的淨利潤及毛利率均有大幅增長。公司2014年度營業收入1973萬¥元¥,比2013年同比增長89%;2015年僅1-5月的淨利潤,就與2014年全年持平。營收的大幅增長,得益於電影市場的高增長空間;而淨利潤的晉陞,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毛利率的增添。
轉型網路行銷降低成本 毛利高達57.57%
2014年,無限自在的毛利率為36.94%,2015年1到5月的毛利率已達到57.57%。招股書顯示,2014年度,公司承接發佈會項目較多,發佈會成本較高,毛利率較低。2015年開始,公司大量使用新媒體行銷以及跨界行銷,毛利率大幅增長。這是無限自在業務轉型的成果,也反映出出整個行業由傳統行銷模式向網路行銷的轉型。藝恩鑽研講演顯示,2015年中國影視公司電影行銷費用預計將達到38億元¥,其中網路行銷費用有望達到8億元¥,佔總行銷費用比例21.10%,為歷史最高。現用的一部電影的行銷費用約有50%流向首映禮及各種落地流動,30%的費用會用於戶外廣告等傳統鼓吹途徑,剩餘的20%左右則將被網際網路行銷佔領,這一資料還在不斷增長中。對于某些中小成本的中國產電影,因為經費有限,其幾乎徹底拋卻了傳統行銷,改而專攻網路行銷,網路行銷的佔比就會集中在90%以上。
促成行銷行業資訊透明度 為後續估值提供參考
在電影行業,除了了最終上映這一環節有票房資料的實時公開,其他環節的利潤都不太透明。首家披露招股書的無限自在,將加快這一行業資訊的透明度,也將為後續同類公司的上市提供估值參考。
劇角映畫的CEO兼創始人梁巍與無限自在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朱瑋傑春秋相仿,都是80後創業者,整個電影行銷行業的從業者都很年青。其中,內含朱瑋傑在內的無限自的三名創始合夥人都是資深媒體人,一場現實版的「中國合夥人」故事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