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導語:最近「吳亦凡行將入伍?!」此H5一日之間成為城中熱話,朋友圈都被這位小鮮肉佔領了。優良的標題、畫面節奏感強,擅長應用社交工具進行傳佈,使得話題被迅速引爆起來,社會化行銷的力量可見一斑。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企業該如何應用社會化行銷的力量,擴展企業的音效呢?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文:雲珠沙龍

王耀明:傳統行銷失效,互動化行銷率領企業突圍

下列為正文

王耀明:傳統行銷失效,互動化行銷率領企業突圍

△王耀明,互動派創始人兼CEO

「碎片化」增添了行銷難度

回顧媒體的進化史,報紙籠蓋一億使用者需要150年,電台50年、電視40年、PC網際網路10年、而微信等新型媒體則在短短的幾年裡籠蓋了幾億使用者,媒體的傳佈速度不斷加快,使資訊愈來愈碎片化。

王耀明:傳統行銷失效,互動化行銷率領企業突圍

碎片化帶來哪些扭轉?

1)增添了資訊的傳佈渠道,資訊再也不受制於電視、紙質媒介等官方性渠道,廣告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這些社交工具進行傳佈;

2)碎片化開啟舊檔了媒體的中心化,任何人都能成為一個「記者」,只要擁有手機,隨時隨地發佈第一手新聞;

3)碎片化使資訊過載,因為資訊的重整速度太快,讓人發生錯覺,哪怕事情剛過去不久已感覺相距甚遠,現在回顧起14年的世界盃恍若隔世;

4)碎片化增添了行銷的難度,一個現代人平均一天將接受3000條廣告資訊,累計一個禮拜的資訊量至關於中世紀一人一輩子接觸的整個資訊總量。

傳統行銷理論失效,企業該何去何從?

在如今碎片化資訊時代中,傳統的資訊傳佈模式遠遠不能知足眾多好奇心的需求,企業的廣告投放模式必需從以往的「單向、高成本、轟炸式」轉向「互動化、低成本、精準化」。

渠道效應失效

以往是由鋪貨量抉擇銷量,渠道為王。如今是預售抉擇銷量,產品為王。諾基亞的倒下象徵著「品牌+渠道」的行銷模式死去,強調消費者體驗的時代到來。

話語權轉移

消費者從以往孤立而弱勢轉變為極具話語權,以往由廣告商執掌話語主導權,如今使用者口碑直接影響銷售。

王耀明:傳統行銷失效,互動化行銷率領企業突圍

社會化行銷癥結是應用人脈網

在產品多餘的現況下,產品質量主導行銷,如何凸起產品獨特性,癥結是要察看人道,社會化行銷的重點就是抓住社群屬性。在搬移互聯時代裡,社交媒體蘊蓄了眾多擁有相同偏好,並且關系親密的使用者。他們編織成一張龐大的關系網,社會化行銷就是應用這張網來實謀求現代行銷出路。

縱觀網際網路的發展,無論是FACEBOOK、QQ空間、仍然是微博與微信,每一款社交軟體的迭代更新都是人類社交需求的進步,人們通過社交媒發生資訊,汲守信息,即是資訊的接受者,也是資訊的發生者,依據資料統計,80%的企業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招聘資訊,95%的職場人士使用LinkedIn。

社交媒體的進步進一步推翻了傳統的品牌傳佈模式。傳統的品牌行銷從「讓客戶曉得、購買、忠誠」,到「吸引新客戶」,幾個階段發展下來客戶數目愈來愈少,呈漏斗形發展,費用高且回報不安定,效力低下。反觀應用社交媒體下的品牌傳佈模式,從Loyalty、Awareness、Newpurchase、New Image幾個品牌行銷階段發展下來,它的客戶數目呈裂變式的增添,且能在較低的鼓吹費用下維持可觀的消費者資訊接受強度。

王耀明:傳統行銷失效,互動化行銷率領企業突圍

廣告要「說人話」,提高使用者介入感

廣告要退去華美的累墜,回歸「原生態」,做到讓老百姓聽得明白;廣告要「說人話」,提高使用者介入度與親以及力。小米的勝利因素在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向下攀關系,增添每一個使用者的介入度。

社會化行銷的核心是關系。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裡,只有應用好社交人脈網,才能讓你的廣告以低成本、裂變式傳佈出去,傳統的點對於點的一次投放將顯得無力,所以粉絲與社區的運營尤為主要。

認識有威望的「老大」,藉助他的平台鼓吹、收買到第一批粉絲;同時居心地在第一批粉絲的基礎上細分化粉絲群體,應需而供、樹立口碑,尊敬每一個個體,給予個體表現自我的機會,吸引更多粉絲關注。

王耀明:傳統行銷失效,互動化行銷率領企業突圍

雲珠沙龍從2013年舉辦第一期以來,每週六下晝一期,已勝利舉辦70餘期,邀請過立異工場、UBER、微軟、BAT、億航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佳賓。截止目前為止分享佳賓共150餘位。沙龍每期邀請不同領功能變數專家來分享他們的獨到見解,實現跨界火花的碰撞,流動設有互動環節,為佳賓以及台下觀眾搭建一個自由、開放的思惟交流平台。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雲珠沙龍」官方微信公家號(yzsalon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