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不可否認,中國體育產業已進入巨頭角逐的時代。在產業上游,大公司加碼佈局體育的熱心,前所未有地高漲。

咱們能看到的趨勢是,騰訊拿下NBA以及英超等頂級賽事之後,搶佔了整個產業的制高點,並打算開啟他們體育的「大航海時代」;萬¥達高舉高打,年初至今,在全世界規模內參股以及併購了6個國際化的體育資產,瞬間成為國際上最大的體育公司之一。

9月9日,另一個吸惹人的動靜是,阿里正式對於外宣佈成立體育集團(9月8日,阿里體育正式成立)。他們計劃攜手擁有極強體育基因的新浪,違靠自己的電商以及大資料平台,外加新浪體育的內容製作能力,構建自己的體育生態圈。

相比之下,作為BAT三巨頭之一的百度,在體育方面卻一直沉靜,未有動作傳出。

誰都清楚,在巨集觀經濟放緩、傳統產業面臨被迭代的時代,除了了衣食住行以外,文化、娛樂以及健康將成為未來消費增長的大風口。這其中,又以體育最為主要。尤其是政府強勢主導的背景下,巨頭企業不敢怠慢,他們紛繁搶奪體育產業的「船票」,產業也呈現出從未有過的、爭先恐後的局面。

更主要的是,體育具備聚焦巨大使用者群的屬性,它可以作為一切商業化開發的源頭,是網際網路企業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種背景下,百度的遲緩就有些不可理解。

在BAT中,百度或已落下風

要理解暗地裡的邏輯,可能還需要從百度這家公司近些年來的發展軌跡去看。

一度,在外界的認知中,內含體育在內的大文化領功能變數,百度的腳步遠遠後進於阿里以及騰訊。以及老對於手馬化騰、馬雲相比,技術背景出生的李彥巨集,在文化內容領功能變數的佈局,顯得保守以及後知後覺。

「實際上,不僅是對於體育這種時下熱點產業的佈局慢,再過幾年(就可看出),百度的總體戰略發展,一直滯後於競爭對於手阿里以及騰訊。」中國搬移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對於懶熊體育說。

在PC時代,因為搜尋以及每一個人的工作日子關聯,加之在國內又沒有等同規模的競爭對於手,搶佔了巨大流量入口的百度,盛極一時。

但從PC過渡到搬移網際網路後,公家取得資訊內容的渠道變得多元¥化,個人搜尋的需求在減弱。與此同時,騰訊推出了微信、阿里擁有支付寶以及手機淘寶,會萃了海量的使用者以及粘性,反觀百度,並無巨無霸型的產品泛起,其主打的掌上百度以及百度地圖兩款套用,不管是使用受眾的廣泛度仍然是使用者粘性,與微信、支付寶等產品相比,均不能相提並論。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9月8日百度世界大會,李彥巨集登台推介「度秘」

這一步的後進,讓百度在BAT競爭中被拉開了差距。一個資料是,截止到9月12日收盤,騰訊在港股的市值為11975億港元¥(最新匯率下約1545億美元¥)、阿里在紐交所的市值為1624億美元¥,而位居納斯達克的百度,市值僅為約504億美元¥,不到騰訊以及阿里的三分之一。

更為主要的是,去年11月13日,百度股價站上251.99美元¥的歷史高位之後,其股價就一路震盪下跌至目前的144美元¥左右,10個月的時間跌幅達到42.85%。

股價的下跌,反映的是資本市場對於公司未來前景的看空。從某種程度上說,百度在BAT中的地位,已從當初齊頭並進的三巨頭,變為了一個「追趕者」的角色。

而在搬移互聯過去之後,「網際網路+」又成為未來產業以及經濟發展的方向,你也許會發現,騰訊因為有微信作為連線器,可以成為未來傳統行業改造以及民生服務的最佳工具;而阿里目前聚焦的網際網路金融、快遞物流、電商等,原先就是「網際網路+」的大方向。反觀百度,現成的方向以及路徑似乎並不清晰。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李彥巨集為什麼遲遲不見出手?

李彥巨集需要破局,反轉被動的局面。目前看起來,他選取的方向是人工智慧以及O2O。

幾天以前的百度世界大會上(9月8日),公司的最新產品「度秘」正式亮相。「通過一個無所不能的貼身小秘書,來說明使用者實現各種各樣的需求,」大會現場,李彥巨集親自登台,並向外界推介這款百度新產品。

具體來看,「度秘」是一款智慧語音搜尋產品,使用者可以通過以及「度秘」聊天進行語音搜尋、訂餐,打車等等,通過語音識別進行服務符合,來實現使用者分門別類的需求。若果說手機百度,只是將以前PC端搜尋的技術沉澱轉移,「度秘」就是將搜尋連結人以及資訊的能力,延展到人以及服務,知足使用者需求。未來,除了去訂餐以及出行以外,「度秘」的技術還將被延伸到電影、教育、醫療以及金融等行業,與百度鼎力深耕的O2O領功能變數形成互動。

李彥巨集的思路似乎很明確,在錯過電商、出行等風口之後,百度但願全力聚焦O2O領功能變數,依靠智慧搜尋全面進級使用者的基礎服務,並形成對於阿里、騰訊的反擊戰。

這也許就能理解,百度為什麼在體育領功能變數遲遲未見出手。

一方面,人工智慧的技術研發以及O2O都需要巨量的資金,轉型期的百度正處於投入狀況。此前,他們曾經宣佈用200億元¥「輸血」糯米網,快速構建出自己的基石產品,這是百度現在最為迫切的問題,但短期看,這些戰略佈局都以及體育關聯度不高。

而從2014年的財報來看,BAT三家中,騰訊以及阿里實現淨利潤分別是238億元¥以及234億元¥,百度只有132億元¥,在體育等內容市場已殺成紅海、頂級賽事版權價格飛漲的背景下,已是後來者的百度,不論在資金上仍然是機會爭搶上,均不佔優勢。

百度佈局體育有哪幾種可行路徑?

百度不出手,並不代表百度高層沒動過佈局體育產業的念頭。其實早在今年6月初,懶熊體育就從業內獲得動靜,百度有與英國體育數字傳媒Perform成立合資公司的打算,但此事並未有下文。

這至少說明,在體育這個事情上,百度並不是無動於中。在賽事版權以及上遊資源爭奪已殺成紅海時候,李彥巨集尚找不到切入體育的具體法子以及時間點。

接下來的問題是,若果百度佈局體育,他們的途徑有哪些?

咱們不妨先來看一看競爭對於手的法子。

騰訊:在上游爭奪最頂級的體育賽事版權,通過自有的媒介平台播出,吸納的流量以及使用者與下游遊戲、社交平台聯動,並在未來實現商業變現。

萬¥達:併購是這家地產巨無霸的模式,他們沒有自己切入體育產業進行經營,而是通過不斷參股以及收購,在世界規模內尋找到優質的體育資產,並在未來完成他們成為世界最大體育公司的設想。

阿里:目前構建了一個體育框架,但缺乏相應的IP內容,具體內容操縱以及電商平台的資料如何互動還有待實踐。

但他們的想像力在於資本運作,目前阿里巴巴旗下已有獨立的阿里影業(已在港上市)、阿里音樂,體育公司構建後,相信會同樣被推向資本市場,構建起阿里的大文化生態圈。

若果借鑒競爭對於手的做法,百度也可以找到三條佈局體育的可行路徑。

第一,購買IP,爭奪流量以及使用者,構建自己的內容平台,延伸產業生態。以及騰訊、新浪、樂視的做法相似,需要重金投入在頂級賽事的版權上,從產業鏈的頂端自上而下佈局。目前,百度旗下的愛奇藝已拿下中網2015-2018年的獨家直播權,但愛奇藝與競爭對於手相比,版權相對於較少。

第二,成立專項基金,以投資的模式對於體育等大文化健康類產業進行佈局。這是一種較為可行以及風險可控的模式,買進優質資產,構建起自己的生態,並在未來以及自有的使用者以及流量進行互導。

第三,聚焦產業鏈下游,在體育消費以及體育健康的智慧化以及大資料上深耕細作。這也許是百度切入體育的有效路徑。

在體育領功能變數裡,目前巨頭們集中扎堆的是在產業上游的版權以及資源。但其實,因為體育運動以及健康與每一個人息息關聯,產業鏈下游的體育消費、體育健康才是未來擁有更大空間的領功能變數。湊巧,這些領功能變數與以前李彥巨集提出的人工智慧以及O2O的戰略發展方向相吻合。

因為百度擁有強大的資料平台,將使用者資料細分,每一個春秋層次以及不同種類的人群喜歡什麼樣的運動健康模式,再輔以開發相應的智慧硬體、可穿戴裝置、體育場館等,並與已有的O2O領功能變數進行連線,通過科技以及網際網路技術與體育交融,會有很巨大的前景以及想像空間。

事實上,這種發展戰略在此前百度的高層裡已有所表現。去年9月,百度舉辦的「智匯體育」研討會上,公司商業分析部的高管,就做過體育產業與網際網路科技結合的討論。百度對於大資料、智慧健康硬體、LBS等技術以及群眾健身、場館管理、公家健康以及體質監測等之間的結合以及套用,是一種應用新技術重塑體育產業的可能。

將科技資料與體育產業相結合,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然方向,顯然這會是百度佈局體育以及在未來後來居上的最佳路徑。

從這個意義上看,百度進軍體育也許只是時間問題,但在佈局以前,李彥巨集需要做的是,等待最佳的時機以及切入點。

清點BAT事跡、財務資料以及資本市場表現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BAT在O2O領功能變數佈局一覽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資料來源:雪球 《BAT三巨頭對照分析》

文/ 懶熊體育記者 劉溪若

聲明:本文為懶熊體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贊成不得轉載或引用,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歡迎轉信。

官方微信:

懶熊體育(ID:lanxionglanqiu)

阿里騰訊都佈局體育產業了,BAT的百度還要等多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