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體店+App」承包汽車後市場靠譜嗎?

上汽旗下品牌「車享」正式發佈其品牌戰略「車享家」,向外界宣佈全面進軍汽車後市場。

若果光看標題,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後市場 O2O 模式太常見了(看得多了都覺得無聊)。無非由「財大氣粗」的上汽來做,「車享家」仍然是有些不同樣之處。

一個怎麼樣的產品?

「車享家」戰略可以分為線上線下兩個部份來看。

線下以「車享家」實體店為服務網點,分為中心店、綜合店、社區店 ,上汽計劃在 2020 年以前將線下門店數量擴充至 10000 家(都是直營不採用加盟)。

中心店(1500 家,門店面積:1500-3000 平方米):以地級市為單位作為區功能變數核心,主要承當事故車維修、多品牌專業售後,統籌培訓等功能;

綜合店(1500 家,門店面積:600-1000 平方米):細分服務,知足客戶小事故維修、美容裝潢、頤養等需求;

社區店(7000 家,門店面積:200-300 平方米):社區化服務儘可能籠蓋更多車主,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主要負責快修頤養、洗車美容等較高頻的「輕」服務項目。

三類門店業務規模屬於遞進關系,在形式功能上互為補充。

線上以車享寶App 為核心,連線使用者以及車享線下門店(年內正式上線)。

用「實體店+App」承包汽車後市場靠譜嗎?

從功能上來看,使用者通過車享寶 App 能夠預約頤養、維修、賣車等後市場服務項目,還能知足使用者查違章、找代駕、營救等需求。

為了更好的瞭解車況,車享還發佈了硬體產品車享寶盒 OBD(OBD 產品咱們也介紹的不少了,具體效果見仁見智),能夠提醒使用者及時進行頤養;對于預約服務,車享寶支撐使用者預約特定技師,服務完成之後還能進行評價;使用者之間通過社群聯絡(沒有社交屬性都不好意思發佈?)。

很顯明,車享寶在出生之初就已明確要做流量入口。

總結來講,車享想要從汽車租賃、二手車、車務服務、汽車金融、代駕、保險等入手;之後建設異業聯盟衍生,例如普通快遞收發、智慧儲物租賃等;再發展到整車、汽車金融等服務項目。若果再結合上汽的整車資源,承包「汽車後市場」的目的在未來可能就變為承包「汽車市場」。

嗯,他們看來也要「生態」了。

聽起來很美,實際上呢?

從發佈會現場的感受來講,車享對于這個產品充溢了「有錢率性」的信念。這裡的錢並不僅僅指資金,也內含成熟的供應鏈管理體系,資源整合能力等等,這些都是依託了上汽這條「大腿」。

整個直營的線下店作為車享家最大的特色,現階段主要在華東地區推廣,目前 50 家門店籠蓋了 12 個城市,也在以 15 家/月的速度向全國規模擴張。

對于車享來講,在 2020 年以前建成 10000 家線下體驗店並不難,癥結仍然是在於怎麼樣儘可能多的籠蓋使用者,這需要對于每一個地區使用者進行詳盡的大資料調查分析,也需要土地等資源的配合(車享正在找擁有這方面資源的投資人合作)。

同時,如何在迅速擴張的情況下,保證技師的數量以及服務質量仍然存在著疑惑,畢竟 10000 家店就需要數十萬¥的技師。

用「實體店+App」承包汽車後市場靠譜嗎?

說到汽車 O2O 後市場,網際網路公司確定是繞不開的話題。在車享 CEO 夏軍看來,目前的網際網路模式下的靠砸錢的模式並不健康(關於車使用者最關切的仍然是服務質量)。任何瘋狂砸錢的行為都有可能砸出一個「超級使用者入口」,但癥結是如何將這個入口儘可能開發應用。

相比於「單薄」的網際網路模式,車享家在全產業鏈整合的能力作為最大的優勢,可以籠蓋使用者的用車日子,這才算是儘可能開發流量入口的價值。

當然,這需要在產品推廣前期就把使用者吸引進來,保證服務的籠蓋規模以及質量是吸引使用者黏度的癥結(早期確定也要砸錢吸引使用者)。車享目前的價格會 4S 店廉價不少,之後會安定在 8 折左右,最終的目的是以及 4S 店平分汽車後市場,要做「半壁河山」。

其實看到這裡咱們也都發現了,違靠著整車廠的車享有著各種「先天優勢」。

在「車享家」戰略上,車享給自己以及外界畫了一個很大的餅(看起來不錯),無非畫餅誰都會,接下來的癥結仍然是怎麼去按步執行。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a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以及「來源自 GeekCar」,並附上原文連結,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同時歡迎關注 GeekCar 微信公家號: GeekCar 極客汽車 (微信號:GeekCar)& 極市 (微信號:geek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