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群眾點評拋卻上市轉型團購,其團購事跡一直排行業第二。如今半路殺出程咬金,市場地位更是受到百度糯米200億的重壓,群眾點評不斷謀劃扭轉戰略凸起重圍。2014年曾經力推的精準廣告模式,並無改變事跡頹勢。於是,在2015年重磅打造新產品「閃惠」,揚言要推翻團購。
表面上是一記立異的重拳,打在傳統的團購模式身上。然而實際效果或許並不那末樂觀。群眾點評對於外稱,閃惠的力度不低於團購,這就預示著閃惠模式燒錢力度比以前團購更大。距離上一次融資已有6個月,若果新的「閃惠」故事無法打動投資者,融不到巨額款項,將面臨很大風險。儘管投入了騰訊的懷抱,然而並無引起泛博消費者的注意,反而讓騰訊的流量入口開的更大,吸引了更多潛在的對於手。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一方面,群眾點評在各大媒體全力推廣閃惠,另一利便卻被曝出銷售資料的嚴重注水,事跡造假。若果細心對照群眾點評商家的定單情況,發現不少共同點:以往團購的定單並不多,而閃惠期間,月定單量全線過萬¥。
朋友圈裡,某店長公開刷單:「進群眾點評網首頁找到咱們的店,點優惠買單,點後進去輸入金額100 元¥,然後確認支付,你只需要支付59.7元¥,微信支付就行,然後給我說聲我馬上給你微信紅包轉60,麻煩朋友了轉信一下,朋友們幫忙啦。」該店長稱,群眾點評打了一百萬¥給他們做閃惠立減,幫著刷流水,還有三十多萬¥沒刷完,刷完閃惠當即下線。
不難看出,群眾點評想先把「量」做起來。於是激勵商家刷單,並且暗示刷得不要太顯明就能。商家直言:「本不想刷單,因為對于商家而言留住客人是癥結,刷單把量做起來沒有意義。」然而在群眾點評銷售的竭力挽勸下,店長們仍然是動心了。
群眾點評官方聲稱,閃惠有利於商家的「線下引流」。然而閃惠針對於的是已在商家店裡進行消費的群體,削弱了團購的引流作用。對于商家來講,簡直就是雞肋,無法大面積推廣開。就算沒有群眾點評,商家徹底可以直接通過線下流動,給消費者提供優惠,然後現金交易,豈不是更快。「閃惠」無法像團購同樣掌握消費者的線下支付行為,平台價值被嚴重削弱。
閃惠不僅沒有在模式上推翻團購,更難完美O2O閉環。群眾點評畢竟只是服務平台,不可能持續進行補貼。一旦補貼停掉,「閃惠」的折扣力度不夠,價格高於團購,就難以低價撬動市場,更難留住商家。
實際上,「閃惠」刷單沖事跡,是為了掩飾現用的群眾點評內定的頹勢以及發展問題。外部環境波詭雲譎。因為多年間一直戰略扭捏,群眾點評先後錯過了線上遊覽代理、電影訂座、外賣配送等一系列日子服務的模式。而內定管理問題、團隊執行力不強,事業部改革不見成效,致使了業務以及排名的快速下滑。群眾點評將所有但願寄托在一個立異產品,妄圖通過一個產品來挽救全局的頹勢,未免想的過於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