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搬移虛擬運營商(Mobile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簡稱MVNO)簡單來講,就是租用實體搬移網路運營商(Mobile Network Operator,簡稱MNO)的網路,來經營跟搬移運營商相同的語音、短信等通信業務的企業。MVNO是搬移電信運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個概念,其最大的特色是,不需要擁有搬移電信網路、只是向網路提供者購買或租用網路的使用權,無需花費上億美元¥興修基礎設施便可以自己的品牌進行市場經營,最終達到提供搬移電信服務以及產品的目的。

歐美老玩家亞太剛入圍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MVNO在全世界的發展已超過15年。1998年,全世界第一家MVNO挪威Sense通信公司成立。1999年,Virgin集團開始在英國啟動搬移虛擬運營。此後,MVNO數量不斷增長,逐漸在全世界搬移通信市場樹立起了必定的市場影響力。目前,全世界MVNO的數量已超過1100家,主要分佈在西歐、北美以及亞太,2011年使用者已達到1.05億,佔全世界搬移電話使用者數的1.8%。Informa Telecoms & Media資料顯示,預計到2015年,全世界MVNO使用者數將達到1.86億,將佔全世界搬移電話使用者數的2.6%。因為區功能變數市場成熟度、法制規範、開放度以及客戶消費習氣等的懸殊,全世界MVNO市場分佈顯明不均,且呈現浪潮式發展過程。

從全世界來看,MVNO在歐洲發展迅速,約佔全世界的2/3,在部份地區,例如中東以及拉美因為政策限制的緣故,MVNO發展相對於遲緩。2013年資料顯示:歐洲共有MVNO 755家,歸66家運營商所有;北美共有MVNO 118家,歸10家運營商所有;亞太區的日韓共有MVNO 40家,歸8家運營商所有。45%的MVNO屬於批發折扣以及電信這兩類,19%因為股東來自其它行業,例如零售、銀行、電視、雜誌等。36%的MVNO專註於某個特定市場。從發展情況來看,低價以及業務捆綁仍然是主流,但在逐步被懸殊化服務取代。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1

從總體來看,全世界MVNO發展分三個階段(如圖1):第一階段是起步期。全世界年新增MVNO數量不足40家,市場主要由固網運營商主導,MVNO只是其為拓展搬移業務而採用的模式,典型代表如Tele2、Eplu等。第二階段是快速增長期。這一階段全世界年新增MVNO數量為40至80家,非電信行業企業開始進入MVNO經營搬移市場,如家樂福、TESCO。按客戶類型聚焦細分市場的客戶細分型MVNO泛起。第三階段是成熟期(2008年起至今)。這一階段全世界年新增MVNO數量較第二階段降低,但行業拓展型以及客戶細分型MVNO發展迅速。大體趨勢與個體MVNO企業發展起落趨勢相似(如圖2)

就目前MVNO總體發展情況來看,基於擁有優勢資源、與運營商互補的戰略定位等可將MVNO分為下列幾類:細分型:如Lebara與E-Plus,這種MVNO擁有細分客戶群體以及市場運營經驗,可以協助運營商開發細分市場,降低客戶取得與維繫的成本。渠道型:如Tesco Mobile、家樂福電信、7-Eleven、全虹通信以及Carphone Warehouse,他們擁有廣泛的銷售網點以及渠道管理經驗,能提供運營商無法取得或取得成本較高的渠道資源。內容型:如Virgin Mobile,這一類型企業擁有大量的媒體/音樂/電視資源以及資源開發能力,填補運營商短板內容運營能力差的缺陷。電信型:如Tele2,他擁有網路能力、業務支撐能力,擁有成熟的電信運營經驗,能輔助運營商完美其電信服務。折扣型:如giffgaff,低資費是其主要優勢,能通過低資費以及推廣經驗有效降低運營商客戶取得與維繫成本。行業型:Kore Telematics,擁有某行業特有運營經驗以及客戶基礎,如銀行、金融等,可應用行業運營經驗協助行業市場開發。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2

西歐引領MVNO發展的第一波浪潮

西歐是MVNO的發祥地,也是目前為止MVNO發展最為勝利之處。

歐洲市場監管政策

歐盟成員國對於電信市場採用一般授權模式,電信企業無需申請許可證便可進入市場,對於MVNO同樣合用一般授權模式。歐盟電子通信管制政策從1998年開始匯入市場競爭,逐漸施行自由化。2013年,歐洲電子通信監管機構(BEREC)呼籲歐盟委員會延緩施行其單一電信市場的改革,因為其關聯規定未能合理斟酌新一代接入寬頻的使用者籠蓋率、服務速度、價格以及4G投資等實際情況。

MVNO運營主要受三方面政策的影響,內含搬移接入(MA)、呼叫接續(MO)以及落地接續(MT)。歐盟只將MT納入了事先監管市場(事先管制市場的政策對於MVNO業務有影響,其主要作用是針對於國內主導運營商以及管制政策進行評估並規定需進行管制的關聯市場),給出了「促成競爭、維護使用者」針對於MT的指示性意見,但具體管制政策由各國電信管制機構自行抉擇。例如,在西班牙以及法國,曾經對於運營商濫用其主導地位處以巨額罰款。2012年1月,西班牙競爭委員會對於西班牙電信、Orange以及沃達豐三家公司分別處以1200萬¥歐元¥的罰款,因為它們對於MVNO收取了遠高於有效成本的SMS批發價格。這說明歐盟成員國有強大的事後監管能力維護MVNO以及運營商的公平競爭,總體上歐盟電信監管一直朝著引入競爭、加強市場建設以及促成監管一致性等有利於MVNO發展的方向發展。

歐洲市場競爭情況

截至2012年,全世界前10個活躍國家的MVNO總量佔到全世界數量的70%:德國119家、英國74家、美國67家、荷蘭54家、法國43家、丹麥43家、澳大利亞42家、西班牙29家、波蘭23家以及比利時21家。尤以歐洲國家最為顯著。MVNO的經營主體來自電信、零售、媒體等多個行業。從市場總體情況看,運營商的數量一直出於波動狀況,一方面舊的MVNO不斷結束或被合併,另一方面新的MVNO不斷加入市場。

歐洲MVNO使用者發展快,2005年~2008年維持2位數增長。2005年,歐洲MVNO使用者數已達到總使用者數的8%,2008年達到總使用者數的11%,在整個搬移市場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其增速是對比凸起的。依據2013年關聯資料,在西歐較開放的電信市場(如德國、挪威等),MVNO市場份額可以達到15%左右。2013年資料顯示,荷蘭是全世界MVNO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國家, MVNO總數達到 130個,市場佔有率合計達13.5%(相對於2012年的54家,發展迅猛,這也顯示即便在發展的第三階段,MVNO的市場競爭依然激烈)。英國、比利時、瑞典等國的MVNO市場份額也接近10%。但在歐洲其他區功能變數,一些國家的MVNO數量不多於10家,市場份額普遍低於5%。

歐洲共有MVNO 755家,歸66家運營商所有。主流運營商的所選MVNO類型以折扣型、細分型、電信型為主。(如圖3)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3

以英國為例,英國是西歐搬移通信市場開放程度較高、競爭對比充沛的代表,MVNO興起之時,就有沃達豐、BT Cellnet(即後來的O2)、德國電信全資的One2One、法國電信Orange、專營3G的以及黃3UK 五大運營商。2010年,法國電信Orange以及德國電信One2One合併,Everything Everywhere(簡稱EE)成立,一躍成為英國搬移通信市場新的領先者。西班牙電信O2以及沃達豐則緊隨其後。領先運營商EE共有內含Virgin、BLYK、Mobile、中國電信歐洲公司等在內的共25家MVNO合作伙伴。英國MVNO市場表現十分活躍,業務類型豐厚,除了了Virgin Mobile這種多領功能變數品牌價值類MVNO,還有以Tesco為代表的大型零售連鎖企業、由手機終端零售商轉型為固網寬頻運營商的Talk Talk、著重於國際長話細分市場的Lebara以及專註於為青少年群體提供廣告媒體服務的BLYK等等。因為市場定位清晰,懸殊化業務區別顯明,多家MVNO均有不俗的市場表現(如圖4)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4

典型MVNO範例

成立於1989年的荷蘭皇家電信(Royal KPN N.V.),是一家國際服務提供者,業務規模涉及郵政,電信,電纜以及多媒體等多個領功能變數。公司經營著固定電話部以及搬移通信部兩個部門。KPN在德國(E-Plus)以及比利時(BASE)均擁有搬移網路,在全世界擁有2000多萬¥搬移使用者,被評為全世界最值得投資的十大電信運營商之一。該公司在2004年後加快MVNO的引入,類型分佈較為平均;MVNO目前佔有荷蘭搬移市場39.5%份額,約有470萬¥客戶(58.4%)。(圖5)2004年KPN加速引入MNVO後,市場份額止跌回升,使用者數大幅提高。後期MVNO 引入安定,可能是使用者數與市場份額多年來持續維持安定增長趨勢的主要緣故。(圖6)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5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6

德國電信(Telekom),是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全世界第五大電信運營商,Telekom在2002年引入MVNO,相對於較晚,以折扣型為主,引入後使用者數量上升顯明;跟著競爭加劇,Telekom在2010年引入渠道、電信、內容等新類型,影響不大,多年來市場份額很平穩。目前仍以折扣型合作者為主。(圖7)。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7

西歐市場虛擬運營商發展至今,展示出三個方面的癥結勝利因素:分發能力,行徑力以及精準的價值定位。第一,分發能力是最終勝利的癥結,以獨家的形式充沛應用高效的分銷渠道是針對於群眾市場的消費模式的有效手腕,分銷渠道不必定由MVNO所擁有,但可以通過獨家合作關系來實現;第二,行徑力,先行者通常更易在新市場飽以及以前迅速獲取龐大的客戶群,而後來者要經由幾年的努力,輔以超強的分銷渠道及產品,才能實現相同的效果;第三,價值定位,市場需要懸殊化,虛擬網路運營商更易聚焦以及傳佈清晰的價值主意,鎖定或是創造客戶。

美國緊隨MVNO浪潮

美國也是全世界搬移通信市場競爭程度最為激烈的國家之一,其MVNO市場發生髮展與西歐幾乎同時啟動,儘管市場規模總體弱於西歐,但仍在第一波浪潮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美國市場監管政策

美國對於MVNO政策上激勵但不強迫運營商開放。美國曾經經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制訂了轉售規則,規定運營商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得回絕MVNO提供轉售業務的請求。然而在2002年,跟著美國搬移市場成為一個競爭性市場,取締了對於運營商 的網路開放請求,搬移轉售規則也隨之失效。

美國市場競爭情況

美國搬移通信市場早年一直是語音主導,短信業務滲入率低,遠低於歐洲以及亞洲。近些年來跟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使用人數的上升,搬移資料流量呈迅猛增長態勢。在本世紀初MVNO興起之時,美國的搬移電話普及率尚不足45%,內含Cingular Wireless、Verizon Wireless、Sprint PCS、T-Mobile、Nextel 、AT&T Wireless在內的六家全國性大型運營商與眾多處所性運營商共同介入市場競爭,市場格局多極化。2002年6月Virgin Mobile進入美國市場引爆了美國MVNO市場的發展,搬移虛擬運營商被認為是電信行業的下一個商機,大量來自內含電信,零售連鎖,品牌價值類,媒體等在內不同領功能變數的運營商進入MVNO市場,到2005年,美國市場已有近30家MVNO,MVNO使用者佔全美搬移使用者數的比例由2002年前的不足1%升至近6%。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加之大型運營商開始提供細分服務,虛擬運營商市場一片紅海,大批虛擬運營商難以為繼,被迫結束或被基礎電信運營商回購, Mobile ESPN 以及迪斯尼搬移(Disney Mobile)兩大虛擬運營商分別於 2006 年及 2007 年休止運營,Virgin Mobile USA經營狀況儘管相對於較好,但仍於 2009 年被 Sprint Nextel 收購。2011 年之後,美國 4G 業務的逐漸開放,跟著新興的智慧終端以及搬移寬頻市場的興起,幾家大型運營商態度上發生從排斥到合作的轉變,美國的虛擬運營商迎來新的春天,出生了 Ting、Zact、GSM Nation、Karma 等多家虛擬運營商。目前,美國代表性MVNO多以特色資料業務以及增值套用為主。

現用的美國代表性MVNO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9

目前,北美共有MVNO 118家,歸10家運營商所有。主流運營商所選的MVNO類型以折扣型為主,渠道型以及電信型其次。(如圖9)

典型MVNO範例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是一家美國電信公司,建立於1877年,曾經長期壟斷美國長途以及本地電話市場,是美國最大的本地以及長途電話公司。2003年大量引入MVNO後,使用者數與市場份額上升幅度很大。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10

多年來以折扣型為主,使用者數安定,市場份額稍微降低,但總體平穩。2012年後美國電信市場競爭激烈,AT&T但願引入MVNO的降低使用者維繫成本,雙方以資費分成模式合作,折扣型MVNO為主。(如圖10,11)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11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12

Verizon公司是由美國兩家原地區貝爾運營公司——大西洋貝爾以及Nynex合併樹立Bell Atlantic後,獨立電話公司GTE合併而成的,公司正式成立後,Verizon一舉成為美國最大的無線通信公司、最大的本地電話公司、全世屆最大的印 刷黃頁以及線上黃頁資訊的提供商。Verizon在美國、歐洲、亞洲、太平洋等全世界45個國家經營電信及無線業務。早期對於MVNO持保守態度,使用者屬於市場份額穩步小幅晉陞,2008年開始引入不同類型MVNO後,使用者以及市場份額有顯明上漲趨勢。(如圖12,13)

虛擬運營:助手或對於手?

圖13

美國MVNO發展至今,總結出了MVNO生存擴張的有效手腕。譬如預付費無合約模式,懸殊化資費結構以及立異業務等。終端合約計劃是運營商保有使用者、晉陞使用者價值的主要手腕,在客戶忠厚度晉陞、安定度維持及消費習氣培育方面可施展主要作用。美國MVNO的發展歷程(目前形成增值業務服務模式)又一次展示了細分市場的主要性。立異業務及特色服務極大地延伸了通信服務的外延,極大的提高了使用者黏性以及使用者忠厚度,也新的業務有某種意義上至關於創造或加強了新的業務需求,開拓了新的使用者市場。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