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元¥紅木傢具亮相佛山,重整世界最貴紅木傢具記錄」、「13.8萬¥元¥天價床墊稱『奧巴馬就是睡的這款』」…… 近些年來,天價傢具見諸報端的新聞屢見不鮮,動輒五位數的傢具在終端傢具市場比比皆是,消費者不禁對於傢具產品的性價比屢屢發生懷疑,他們認為自己忍痛買了價格很貴的傢具,其中一大半的錢都跑去了廠家口袋,於是將傢俱行業與不太友好的「暴利」二字,樹立了某種聯絡。而那邊廂,傢具企業以及經銷商卻一直打著「微利」的苦情牌,埋怨他們幾乎不賺錢,根本無利可圖。這似乎是一個很奇怪的矛盾現象。
據業內人士透露,大約10年前,傢俱行業的確有過相對於高額利潤的輝煌時代,但自2011年以來,傢俱行業便呈現出毛利高、淨利率低的窘況,行業面臨嚴峻考驗。業界普遍認為,傢俱行業極需向高新科技產業轉型。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業界:微利時代 傢俱行業傳統行銷模式亟待改良
廣東省傢具協會秘書長張承志指出,傢具這個傳統行業有兩個特色:第一是暴利,從出廠到最終消費者手裡,大概要加價好幾倍;第二是薄利,近幾年,因為內憂外患多重因素,傢具工廠以及經銷商的淨利潤率大幅降低。單純從出產成本的角度來講,傢具並不貴,但房錢等各種成本佔比很高,於是使價格違離價值。這一現象反映了傳統傢具行銷模式的極大弊病,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值得中國傢俱行業深刻反思。
行業分析師指出:跟著全世界資源緊缺,原料價格大幅增長,作為資源性產品的傢具成本價必然提高。但整個傢具市場消化力的漲幅敵無非原材料價格的增長速度,銷售面臨困境。尚普諮詢在《2011-2016年中國傢俱行業分析深度鑽研講演》中提到:整個傢具市場消化力的漲幅敵無非原材料價格的增長速度,市場銷售事跡慘然。而品牌整合,資本運營,企業聯盟更趨活躍將是今年傢俱行業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各個品牌已進入了品牌內涵的建設階段。關聯企業之間達成也應合作共存,立異行銷模式,達到互補雙贏。
業內人士指出,傢具微利將讓傢俱行業面臨一場巨大的考驗,生存下來的傢具企業,必需依靠完美內定管理,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從新獲取發展的機會;面臨電商的衝擊,傢俱行業的傳統經銷商+賣場的行銷模式也必需進行改良,體驗式消費逐步熱點也指出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