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盛傳的美團融資疑雲,以美團訴諸法律,王興強硬表態,幾個公家號移除文章而暫告一段落。

無非,一路高歌猛進的美團的確正在遭遇一些成長的煩惱。
轉型O2O,美團『去團購化』
幾乎每個熱點的風口行業,都有一個一擁而上到大浪淘沙,最後只剩三兩家存活的過程,團購行業尤為這樣。
經由5年多的發展,當年『千團大戰』的熱鬧場景早已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美團、群眾點評以及糯米糰三足鼎峙,這也象徵著,團購行業已趨於成熟,這也就象徵著單憑團購拓展業務的空間已不大。
不只是國內,就連團購網站的開山祖師Groupon也宣佈要轉型做電商平台,今年7月,更是發佈了一款叫做Groupon To Go的產品,嘗試O2O外賣服務。
相比之下,美團的步子邁得更大。
王興多年前就提出了「T戰略」,即以團購作為橫線,直印進入內含電影、酒店遊覽、外賣等細分領功能變數。事實上,現在的美團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團購網站,這從他們的組織架構上就能一窺端倪——現在的美團,蘊含外賣配送事業群、酒店遊覽事業群、到店事業群以及全資子公司貓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按照王興的說法,設立事業群以及子公司是按使用者的消費場景做出清晰的業務劃分,旨在佈局生態。
在這些新業務中,團購的基因已弱化,甚至難覓蹤跡。
從電影到外賣,再到線上遊覽,美團網正『入侵』多個垂直O2O領功能變數,而人們普遍相信,在O2O這個公認的下一個萬¥億級市場上,將出生一個新的巨頭,正如過去20多年裡,資訊、社交以及電商三大領功能變數分別出生了百度、騰訊以及阿里巴巴同樣。
擴張之路佈滿荊棘
業務的拓展,象徵著遭遇各個細分領功能變數更多的對於手。
線上遊覽方面各家酣戰已久,攜程入股藝龍之後,隱現行業寡頭趨勢,再加之去哪兒、途牛之類,基本上已盤踞了線上遊覽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臥榻之側,豈容別人酣睡,美團這個新生力量的入局,自然遭遇多放阻擊。
線上電影選座方面,貓眼目前有著絕對於的優勢,但身後的競爭者均在奮力向前,無論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燒錢低價拚殺,仍然是在2B或2C的服務立異上各顯神通,小而美的格瓦拉、擁有超級入口的微信電影票、擁有CIAS的摳電影、以及資金足量的百度糯米以及淘寶電影都有挑戰第一的野心以及努力。
O2O外賣行業,更是硝煙洋溢。憑藉團購期間累積起來的地推能力,美團外賣以及餓了麼位居第一陣營,淘點點以及百度外賣屬第二陣營,這其中,餓了麼已獲取了數輪大額融資,而百度外賣以及阿里口碑外賣實力也不容小覷。
在多方夾擊下,儘管美團網在交易額上仍然高歌猛進,在一些細分領功能變數尤為是二三四線城市佔領著絕對於的優勢,但毛利也在被一步步拖低,離規模化盈利愈來愈遠。
孤軍作戰的代價
如你所見,在上面提到的這些大大小小的O2O服務之中,或多或少均可以看到BAT的影子。
在搬移網際網路時代缺位百度最為正視O2O,全資收購糯米糰之後,李彥巨集宣佈將在 3 年內對於糯米業務追加投資 200 億元¥新台幣,對于一個市值 500 億美元¥的公司而言,花200億去佔一個 O2O 的坑,可以說不勝利便成仁。
阿里巴巴早在2013年就上線淘點點發力外賣O2O,近期又把淘點點整合到螞蟻金服,並上線新口碑網,佈局O2O的力度日增。
騰訊更是入股了群眾點評58同城、京東以及餓了麼等多個O2O公司,加之以前的滴滴打車以及自家的微信支付,騰訊系的社交+支付+套用場景O2O大網已然鋪開。
反觀美團,儘管阿里有10%的股分,但這只是財務投資,王興及其內定高層不止一次對於外表示:『咱們傾向於獲取獨立增長,因為咱們相信這個市場足夠大。阿里對於美團是沒有實際節制力的,美團是一家徹底獨立的公司。』
顯然,王興是但願美團獨立發展,甚至,成為不亞於BAT的巨頭型企業,就算不談什麼情懷,這樣的堅持,至少也是有點志氣的。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然而,獨立發展需要強大的現金流來支撐,尤為是在燒錢的O2O領功能變數,這也是美團這樣正視此次融資的緣故。個人而言,更但願美團順利融資,成為一個獨立發展的變數,而不是倒向BAT中的任何一家,儘管,那樣可能會在更短的時間內造成網際網路產業格局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