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群眾合併,走上淘寶式困境

文/王金曉

優酷洋芋合併,視訊網站燒錢的消聲匿跡;滴滴快的合併,專車燒錢的熱心退卻。而如今,團購網站美團以及群眾點評的資本遊戲也玩到了盡頭。10月8日,美團以及群眾點評聯合發佈聲明,正式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新公司將施行聯席CEO軌制,在人員架構上維持不變,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以及業務獨立運營。

對于合併,最大的緣故恐怕仍然是出於對於資本的無奈。2014年5月,美團拿到了3億美元¥C輪融資,而僅僅不到一年,美團就再次引入7億美元¥融資,而在9月份,有動靜指出,美團資金吃緊,但仍找不到投資者。同樣,群眾點評在一年時間內進行了兩輪融資。跟著兩家競爭的日趨加劇,錢燒的愈來愈快,然而融資也愈來愈難。而兩家遲遲沒能上市更是損耗著投資人以及資本市場的耐心。跟著資本寒冬襲來,很顯然,燒錢難以繼續,除了了合併,沒有其他的辦法。

合併:節省開支 使用者無益

合併實際上相符兩家的戰略,不需要大量燒錢,節省了開支。合併的結果基本可以借鑒優酷洋芋以及滴滴快的,最有可能的是品牌的此消彼長,競爭市場面臨新的對於手。

而資本上燒錢熱心的減退,對於使用者來講,更多的則是壞處。這裡的使用者一方面內含消費者,另一方面則是商戶。消費者面臨的無非是優惠減少,而商戶面臨的可能是更大的打擊。

首先,大多數商戶都是傳統的線下門店,自身的成本已很高,依賴的是網站的流量以及補貼。補貼減少,商戶的收入也將減少。其次,美團推廣的不少優惠,會損害商戶的利益,在今年年初,千葉巴西烤肉老闆發表一篇名為《美團---你還值得咱們相信嗎?》的文章,揭示了美團高銷量的暗地裡,損害了許多商戶利益的問題。該千葉烤肉店開業三個月後嚴重虧損,最後關門。

合併之後,燒錢儘管減少,面臨的競爭卻並不輕鬆,所以,美團以及群眾點評仍然需要靠優惠羈縻消費者,受波及最大的將是商家的利益。

美團與群眾點評,走上了淘寶的困境

從美團以及群眾點評的模式來看,合併之後,模式將愈來愈湊近淘寶,也將逐步面臨相似淘寶的困境。以美團為例,它實質上只是單純的中間平台。而現階段,平台模式正在逐步走向僵化。

首先,在吸引使用者上,美團依賴的是低價優惠,這一模式依賴資本投入,使用者在美團上消費,看重的也是優惠,難言忠厚度。而正如以前所說,燒錢不會是一個長久之計。一旦優惠力度降低,使用者的留存將很成問題。在商戶方面,平台模式的確會吸引大量商家,然而補貼減少、商家讓利的行為也會讓商家的生存環境嚴重惡化。此前有報導稱,淘寶集市店有600多萬¥個賣家,真正賺錢的不足30萬¥個,僅佔5%。跟著競爭的惡化,美團商家也將面臨與淘寶賣家相同的困境。

優惠力度是資本的問題,而美團模式更深層次的是傳統的團購平台的問題。長久以來,在使用者心理,團購代表的是低層次的服務,更像是「二等公民」的感受,尤其是在餐飲行業中。此外,大量商戶的惡性競爭,十分影響美團的服務體驗。O2O發展到現階段,使用者當然會因為優惠而消費,但追求品質、體驗的消費成為新的趨勢。這一點相似於電商平台,京東通過自建物流倉儲的模式,上半年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89%,而阿里同期交易總額同比增長只有37%。這反映的是服務懸殊帶來的差距,或許兩者有體量上的懸殊,但從資本市場的反映來看,截至6月末,對於沖基金持有的京東股分從去年第三季度的1.2%提高至18%;這段時間,減持阿里股分超過三分之一。新趨勢下,美團面臨著社區O2O、到家服務等更精細化、服務體驗更好的平台的挑戰,正如淘寶面臨著B2C、垂直化電商的衝擊同樣,美團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從各個層面來看,美團與群眾點評的合併,跟此前的滴滴快的合併相似,是燒錢難以繼續的無奈之舉。但美團以及群眾點評所面臨的問題又不同於滴滴快的,後者知足了市場需求,順應發展潮流;而前者,則是一種後進於網際網路發展潮流的模式,合併後的日子,並不必定會好於。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微信公家號:tmtguanch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