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群眾點評合併 為抱團取暖?

文/張鈞泓

美團以及群眾點評,這兩個團購時代的勝者,終於在風聞合併屢次之後選取走到了一塊兒;10月7日,在合併動靜再次傳出之後,網易科技獨家獲取美團內定人士對於合併的確認( 內定人士稱美團點評合併屬實 估值170億美元¥ ),隨後誘發媒體業界的廣泛跟進。

儘管截止到目前,緋聞的幾個主角官方並沒對於此進行評論,但套用58同城CEO姚勁波的話來講就是:「傳言往往是真的」。當然,從披露的動靜來看,新公司的管理模式有多種版本,也許這也是雙方合併動靜一直秘而不宣的緣故之一。(編纂註:10月8日中午12時,美團與群眾點評宣佈合併)

那末問題來了,美團以及群眾點評為什麼要抱團取暖而選取走在一塊兒?

內因:O2O寒冬波及 投資人在推進?

從近期的融資狀況來看,大量O2O垂直業務被資本所遺棄:資本清楚地看到依靠高額補貼的業務發展並不可持續,滴滴快的野蠻生長的模式在O2O業務上面臨天然短板,戈壁資本合夥人蔣濤此前在接受網易科技採訪時曾經表示,在寒冬時候,資本會更看重項目自身的造血能力,依靠燒錢補貼模式的業務很難維繫。

從目前來看,群眾點評以及美團是整個O2O市場上體量最大的兩個公司,依據此前團800最新的資料顯示,在團購業務上美團、群眾點評分居前兩位;而從融資的規模看,千萬¥美金級的融資已無法知足業務延伸的需求。

於是,業內普遍認為,合併系投資人在幕後進行推進。

依據此前暴光的資訊,美團業務單月虧損高達6億新台幣,而傳統團購業務因為競爭火熱一直處於2-5%這樣的低毛利;此外,外賣、電影票、酒店等業務目前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需要大量的現金注入,按照最近一次美團融資7億美元¥推算,僅能支撐短短半年的標準運營;所以,外界此前所稱「美團缺錢」並不是空穴來風,美團聯合創始人之一王慧文在接受網易科技等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團確鑿在接洽新一輪融資,規模在10億美金以上。

這樣的規模,對于目前國內的VC而言已無法經受,必需期待大PE的介入,初期投資人紅杉、阿里的態度就更為癥結。從目前投資方瞭解的動靜看,美團融資並不難,然而投資人對於美團最大的考量就是何時能夠在O2O價格戰、補貼戰中抽身,而對於這個問題王興一直沒有定時。

而在群眾點評方面,作為在上海成立了10餘年的老牌日子服務公司,一直被人詬發病展遲緩,甚至被冠以「慢」公司的典範,然而在被捲入團購洪流之後,依靠售賣優惠券、提供本地日子服務資訊的群眾點評不得不陷入以虧損搶市場的泥潭之中。今年以來,群眾點評CEO張濤以及總裁鄭志昊在屢次出席流動都表示,未來點評將力推閃惠業務、發力去團購化。

相對比美團在電影、酒店、外賣市場進行投入,群眾點評則在餐飲基礎上,向美妝、婚慶等低頻高價服務市場紮根,此外在外賣等業務上,群眾點評通過投資餓了麼、美餐網來抵禦競爭。

從今年群眾點評的發展來看,其軌跡很明確:群眾點評在海外業務上開始發力佈局,在三四線城市向美團進攻。可以預感,久而久之美團以及群眾點評並無找到新的增長,而且仍然在高度競爭中將會燒錢,盈利仍是遙遙無期。

對于投資人來講,儘管估值在上漲,然而在資本市場上受到國際資本市場冷遇,於是美團、群眾點評上市的路子並不好走;此外,他們共同的參照系Groupon、yelp在美國股價持續下滑,O2O在美國並非投資人熱中的方向。於是,對于獨立上市,王興也許還在等風口,群眾點評則被傳言將會拆除了VIE架構回歸A股,目前來看必然已暫緩。

外因:BAT圍攻O2O

合併不只是受到O2O寒冬波及,還有來自於BAT的壓力。

阿里以及百度對于O2O的甦醒應該是從2015年才開始。對于阿里而言,重啟新口碑多少有些無奈:其一直渴想收購美團,然而郎有情妾卻無心,王興不願成為阿里的一部份;相比之下,百度進攻O2O並不使人意外:在PC網際網路向搬移轉型的過程中,搜尋入口的主要性似乎有所下滑,百度必需在O2O方面做大,於是李彥巨集給出了花200億扶持糯米的計劃。

新口碑與百度糯米,成為美團以及群眾點評發展路上的兩座大山:為了衝擊市場份額,這兩座大山可以通過率性的補貼來吸引使用者。

可以預感的是,曾經經不受巨頭正視的O2O愈來愈成為巨頭的戰略核心,未來各家之間的競爭將會更為激烈;而跟著群眾點評以及美團的合併達成,其與巨頭抗衡的底氣將更為足量,不少垂直領功能變數的收割將會加劇,平台還將發生一輪高額的補貼大戰。

而對于商戶以及使用者來講,服務+價格優勢為導向的平台將成為偏好。

未來:學滴滴快的以及58趕集?

相對比過去幾回風聞,在前有O2O資本寒冬的不利局面下,外有巨頭進攻O2O這樣的雙面夾攻下,美團以及群眾點評走到一塊兒就顯得那末自然。

此外,今年中國網際網路一直持續的合併潮,從滴滴快的到58趕集到今天,似乎沒有什麼可以阻攔大家「在一塊兒」。

滴滴快的以及58趕集的合併給了美團以及群眾點評提供了不少的參考,畢竟在資本上,阿里、騰訊、紅杉、華興等資本方在合併中已嘗到了甜頭,此外,在合併之後雙方的治理上都有不少參考意見。

相似滴滴快的、58趕集的雙CEO,兩條業務線同時並存的局面並不會損壞原有的優勢,此外還能極大程度保留原有公司的創造力,這也許也是王興以及張濤都期待的。

趕集網CEO楊浩湧此前在接受網易科技採訪時稱,選取合併是看到整個O2O市場的機會大過競爭,還有千億的機會等著挖掘;雙方整合之後能將重疊業務過去的惡性競爭的因素大大降低,在新業務上維持了1+1>2的投入。

所以,可以看到,美團以及群眾點評也許會在必定意義上採用58以及趕集聯邦制的治理模式,王興以及張濤都不會拋卻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更不會拋卻自己的上市夢;此外完成合併之後,拆除了VIE架構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可能性也很大。

綜上所述,美團+群眾點評將出生一個新的本地日子服務巨頭,然而1+1能否大於2還需要兩個創始人來說述。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