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凜冬將至,決戰「網際網路+」汽車後市場十大痛點之道

當下最熱的所謂的網際網路+汽車服務實為汽車服務+網際網路者比比皆是,其實質也無非就是噱頭加炒作使然,那末什麼是真正的網際網路+汽車服務呢?

個人認為應該是在網際網路思惟為底層邏輯支撐下的電商交易模式,加社區化使用者互動的人人電商模式,加使用者行為大資料深度挖掘的智慧商業以及硬體車聯網。在這個變革的時代,傳統車企不自我革命,那末就只有等著被別人革自己的命的份了。就這麼簡單,就這麼殘暴。網際網路+並不是萬¥能鑰匙,玩得好則興隆,玩不好死得更慘。

一、晉陞效力是重中之重

汽車後市場行業總體出產力水平低下,效力低下。咱們可以從一個資料來對比分析,美國汽車保有量2.5億輛,而汽車後市場從業人員200萬¥人,企業17萬¥家。而國內則是汽車保有量1.5億輛,汽車後市場從業人員300萬¥人,企業竟然達到了47萬¥家。單從個人產出以及服務車輛效力來講國內比美國同行業者已低了幾倍了。從資料不難看出出產效力是最大的行業痛點以及弊病,而以跑馬圈地式的規模化並未解決行業痛點。

再者,重資本的汽車後市場O2O行業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已有一些因為資金鏈斷裂以及並無立異能力而開始了倒閉潮,他們的快速擴張並不等於服務能力晉陞,更不能說他們真正晉陞了行業效力水平。所以說,單純的靠規模取勝已再也不適理當下的汽車後市場,至於強迫性地價格所謂的網際網路+同樣杯水車薪,傳統的加盟連鎖的所謂加法模式無法在汽車後市場的變革大潮流中分得一杯羹,還會被跨界打劫,也許成為被整合的對象,當然,被整合還說明你仍然是有價值可言的,至於那些本身已虧損嚴重的連鎖企業來講,似乎被整合的機會也沒有了。

二、無組織的組織化力量整合

克萊·捨基的《未來是濕的:無組織的組織力量》一書中的案例,不難看出,未來的無組織化的組織力量才是整合後進出產力的必然趨勢。例如書中提到:一名主婦丟掉了手機,但徵召了一群志願者將其從盜竊者手中奪回。一個旅客在乘坐飛機時領受惡劣服務,她通過自己的部落格發動了一場全民運動。在倫敦地鐵爆炸案以及印度洋海嘯中,公民們用可拍照手機提供了比攝影記者更完備的記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是由管理甚少的介入者們撰寫的……

這些一而再,再而三泛起的公家事件說明了什麼?這已然不是來自草根的隨興狂歡,而是明示著一種變革未來的力量之突起!基於愛、正義、共同的喜好以及閱歷,人以及人可以超出傳統社會的種種限制,靈便而有效地採納即時通信、搬移電話、網路日誌以及維基百科等新的社會性工具聯結起來,一塊兒分享、合作甚至開展集體行徑!當人們把組織像衣服同樣脫掉時驟然發現,新的關系以及環境再也不干老而僵直,而變為有生命力的、有黏性的、濕乎乎的存在。

綜上所述,有著網際網路思惟的底層掘進,由共同價值觀的烏合之眾的無組織的組織化道路是解決後進行業(如汽車後市場行業)的必由之路,這樣的才是輕資產重效力晉陞的捷徑。那末,咱們來看一下,國內汽車後市場的現狀,因為企業分佈過於擴散,呈現散亂差的現狀。

咱們仍然是從資料來看問題,國內汽車後市場企業除了了2.2萬¥家4S店體系,其餘近45萬¥家汽修企業。他們按照維修資質可分為一、二、三類。一類維修廠內含汽車品牌授權的4S店以及一些規模較大的汽修廠,占維修廠總量的15%-20%。二類維修廠內含部份4S店所設立的維修服務網點,以及具體必定規模以及技術水平的維修廠,佔到總量的25%-30%。三類維修廠就是規模較小,技術水平較低的維修廠,佔到總量的50%以上。

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必定就是規模化更大的4S 店以及一類維修企業更有勝算,當然,還有跨界來打劫的網際網路O2O企業。

三、壟斷體系被打破 行業亟待新規則

4S店體系壟斷的結果,市場狀況呈現兩極大,中間狀況缺乏集中度,失去平衡。新政打破了製造商以及4S店體系壟斷格局,然而市場扁平化市場格局仍需時日。投資者們預測,未來十年汽車後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5萬¥億。有調查顯示,相比於歐美成熟市場上百億市場的售後服務企業,現用的行業內龍頭平均營業額也只佔市場千分之一的份額。行業尚缺乏大哥大,每一個人都有機會。

汽車後市場目前,網際網路+已被一再歪曲,似乎誰均可以生生地套用,加之這個外衣就真的以為可以站在行業之巔了,其實網際網路本色是連線,它的一切技術都是讓連線更便捷更快速,而真正的網際網路+是連線核心本色這個驅動的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全新的生態系統,而非任意加之這個外衣噱頭自我標榜。

看到個汽車零部件的網上商城,點擊進去看了下他們的介紹,他們聲稱自己去年的銷售額是2個億,而今年的一個月就將達到5000萬¥元¥,我當時就驚呆了,於是查了一下他們的網站流量,於是我釋然了,他們的流量是平均天天20多個IP,真的是吹牛可以將牛吹到死的節奏,看來O2O的冬天不遠了。

分搶汽車後市場的大蛋糕介入的愈來愈多,行業的壟斷被新政策打破,然而,新的規則尚無樹立,於是群起逐鹿中原的大戰在所難免。然而我個人覺得,真正的勝出者絕對於不是O2O的偽概念所能達到,它必需具備4個前提:

1、線下實體有店與線上無縫互動;

2、供應鏈的頂端構建優勢;

3、執行規範的標準化流程增強服務以及提高效力;

4、車聯網智慧化套用真正抓住C端使用者以及晉陞體驗。

四、服務標準化流程標準化燃眉之急

汽車後市場服務質量參次不齊,無行業標準,更無具體的施行細則以及流程標準。在這個行業中,尤其是三類維修企業來講,還存在著傳幫帶的老習俗,通過專業化系統化學習上崗者鳳毛麟角,絕大多數均是以及師傅學習兩三年,也就上手了。服務沒有標準也還有因為這個行業一直處於戰國紛爭時代使然,發展速渡過快也是另一個因素。

通常將洗車歸為高頻服務,非洗車服務歸為低頻服務。而客人在每一次洗車支付時,都是一次展示其他低頻服務的機會,錯過實在可惜。如何將洗車服務做到細分,從而將低頻服務接入、疊加,形成自然轉化。那就仍然是服務產品的標準化,更為主要的仍然是服務全流程的標準化,讓體驗至上,不同的店以及不同的人都應該有相同的體驗至關主要。

現用的,後市場的服務標準化才剛剛線上上開始,各大O2O平台都在積極進取從事將服務轉化為標準化的商品,當然是從洗車、美容頤養以及快修開始的。然而我覺得僅僅將服務包裝為標準化的商品僅僅只是外在功夫,而真正的標準化應該是服務全流程的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規範化以及標準化,需要從底層以及內核標準化以及做到服務體驗的一致性,這樣才能保證使用者在不同的店裡可以有同樣的體驗。就如肯德基同樣全世界口味一致。

當然,後市場的服務產品的標準化很難,因為這直接關系到線上能否實現集客的問題,然而即使有了標準化的服務產品(當下做O2O的已梳理出來一些簡單易動作的服務項目),其執行標準以及執行力才是最主要的,這才直接關系到標準化服務產品最終能否成行,成敗也在於此,所以O2O模式核心即是標準化服務能否被有效執行而無偏差,一旦有偏差都會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在體驗經濟時代,一點壞的影響就會無限拉近,最終影響到總體運營模式的質疑以及否定。

五、壟斷打破但技術壁壘已然長期存在

汽車後市場現存的資訊不對於稱,技術水平不均衡,技術壁壘很難打破。新政出台強迫製造商打破壟斷,向全社會公開維修資料,然而真正實現技術均衡還需時日。新維保政策出台之後,據調查仍然還選取4S店的車主佔比70%,當然,個人覺得這部份比例不可能整個是對於價格不敏感的使用者,那末他們仍然選取4S店的依據無非是質量保障,當然4S店也一再醜聞不斷,然而兩害相權取其輕也是人之常情,相比於社會店,4S店價格高但質量仍然是要高一些是無庸置疑的。

規模最大、利潤最豐厚的正規渠道徹底被4S體系壟斷,這些網際網路+汽車後市場模式只能在外圍火中取栗同室操戈,並且因為外圍市場的高度擴散,網際網路+汽車後市場模式只能呈現碎片化發展,往往投入很大財力物力,收成的無非一地雞毛。正規維修市場以及正規零部件的開放,使得網際網路+汽車後市場模式獲取了一次極其難得的發展機遇,並且使得全國性連鎖維修企業的發展空間驟然變得廣闊起來,然而政策壁壘沒有了,打破行業壁壘以及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的壁壘還需時日。

六、渠道壟斷暴利坑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

零部件渠道壟斷的結果是渠道暴利,損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更多的是行業總體的發展。其實,無論電商如何發展,其最終的結果都是促成商業貿易的便捷化,其商業運行的本色仍然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的,在汽車後市場中真正意義上的資源整合,必定是供應鏈的整合與從頂層構建起來的供應鏈體系,一旦構建起來這樣一套供應鏈體系,在這個領功能變數你才有勝算,以前汽車製造廠家與4S店壟斷的垂直化的體系,跟著新政策的出台被打破,後市場中的O2O企業才有機會橫印整合合作,構建一個O2O模式的供應鏈體系,這樣運行成本更低廉,效力會更好,釋放出更大的利潤空間,是多方受益,多方雙贏的新格局。

在這麼多年裡,汽車4S店堪稱是橫跨先後市場的巨頭,不僅壟斷了新車市場更是壟斷了零配件以及維修市場,跟著新政的出台,垂直化的授權結構被打破,直印合作以及零配件的授權機制被取締,它在先後市場的壟斷優勢被打破,關停倒閉潮也將到來,據預測至少30%會關停並抓,最大的上市經銷商集團龐大就已減少了幾十家。在變革以及鎮痛面前被整合是好事情,也是新的規模企業以及效力更高的商業模式孕育的土壤。

七、消費透明化是發展的必需前提

汽車後市場向來宰客現象嚴重,價格不透明,小病大修等現象不絕於市。然而使用者不會為再好的模式買單,黏住使用者的必定是優質服務。以前有政府關系網的汽車維修店來錢尤其快,例如100元¥的零部件可能會賣到800元¥或1000元¥,甚至更多。有的汽車維修店往往是對於公務車的頤養維修利潤最高。近兩三年來,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監管嚴格了許多,而目前一般公務用車取締,徹底將這條財路割斷。

凱文·凱利曾經說過:20-30年內,去中心化是未來的不二法門。傳統企業是自己完美產品,立異企業的產品由客戶來完美。讓員工、顧客、好友都舉薦以及銷售你的產品,巨大的朋友圈流量,可托賴的品牌舉薦,品牌暴光與銷售成交互相促成,成交就能拿佣金,人脈瞬間轉化成錢脈,這是社群經濟的模式,更是體驗式經濟的巔峰,同時,也是汽車後市場消費透明化的服務新模式的根基以及發展的必然的大勢所趨。

八、大資料等網際網路套用燃眉之急

汽車後市場當下不少企業客戶管理並無資料化,網際網路以及大資料套用不夠,尚無智慧商業的概念引入,無法發生集約化聚合能力。從洗車以及智慧化車聯網切入市場的算是兩個極端案例,但我認為車聯網有戲而洗車沒戲,再者即是傳統的維保企業們,他們的勝算概率似乎很大,然而其網際網路套用的越多越有勝算,若果止步不前故步自封那末只能讓後起之秀網際網路企業跨界打劫在所難免。

汽車後市場的大資料套用,其實保險行業一直都有在做,而且很簡單,那就是通過OBD盒子採集車主的駕駛行為資料,若果一個人從來不違章,那末給他的保險就能打很低的折扣,若果對于時常違章發生車禍的車主,那末就能拒保,不僅促進投保數量更能促進保險的質量。再者就是車輛的使歷時間以及閑置時間,可以做分時租賃提供資料。還有車聯網智慧硬體的方向,當下不少都在從OBD開始,然而我個人覺得行車記錄儀更適合。

當然要有平台化思惟,從哪一個點切入不主要,主要的是可以給使用者最大的介入感,行車記錄儀無非是最佳的,那末之後OBD可以載入這個平台不是一舉多得,卡位最主要,決勝未來還需要更多的殺手級套用。駕駛行為很容易獲取,而通過行車記錄儀拍攝的實時路況的大資料就更有價值,若果一個城市裡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輛車安裝了你的行車記錄儀,且可實時上傳所拍攝到路況資訊到雲端,那末這個城市的所有路況資訊的大資料就近在面前了,他對於其他車主也是最具價值,甚至於未來預設導航目的地以及行車路線後,預測下個時段的路況資訊都是可以通過計算得出一個幾乎真正的結果。

在汽車後市場的零配件領功能變數,其實最難做到標準化的仍然是基礎資料的網際網路化,但這個專案很好大,而且還需要實時更新,最基礎的資料就是17000多個車型,而與之關聯聯的零配件數量卻高達5000多萬¥。目前國內有幾家在做這塊工作,但資料遠遠沒有達到完整,而且過錯以及漏洞還不少。

九、傳佈模式的推翻還在於底層邏輯

汽車後市場的行銷傳佈途徑還存留在傳統媒體時代,社交網路套用也僅僅局限於有賬戶無管理局面,根本尚無樹立強有力的渠道以及有效應答機制。

當下是體驗經濟時代,服務的最高境界是讓使用者不僅要有信任度忠厚度,更主要的要有歸屬感以及介入感,這方面小米給大家做出了典範。讓使用者為你的服務以及品牌代言即是試圖通過體驗經濟模式,讓使用者介入行銷以及服務全流程的一種立異模式。消費者才是真正的代言人,金盃銀杯不如消費者的口碑。

而由消費者介入的人人電商也就是社交電商模式,是當下通過微信等社交類平台實現的使用者分享模式,分享的動力可以通過紅包、佣金以及賞格等模式驅動,讓人人均可以介入到銷售以及品牌行銷的傳佈環節中來。網際網路已擊穿了「媒介即銷售」的邊界,可通過社交網路平台微信微博等的開放平台集客,通過線下經紀人為網際網路平台集客,這是最佳的020商業模式。

十、品牌打造沒有了消費者就沒有了靈魂

汽車後市場企業在品牌打造上更是缺乏章法,對于獨立的社區小店品牌於他們仍然是個很遙遠的存在。最近看到奔馳也將進入快修店的建設,不難看出國際巨頭高端品牌不僅僅在前市場渠道下沉品牌下沉搶食低端車市場份額,在後市場也開始由4S店向快修領功能變數延伸,放下姿態低頭賺錢成為了他們務實的基礎,這也更是他們品牌在施展威力的最佳時機。他們的加入必將影響到快修行業格局變化,晉陞快修行業水準是其一,更為主要的是品牌競爭會加劇。

給大家講個段子,一個老闆問:

1誰能說說公司存在什麼問題?100人上來搶話筒;

2又問:誰能說說問題暗地裡的緣故?一半人立馬消失;

3再問:誰能奉告我解決專案?不到20人舉手;

4有誰想動手試一下?結果只剩下5個人。

其實,汽車後市場的從業者同樣是這樣的,真正踏塌實實搞基礎開發以及從底層實幹的甚至1%不到。勝利永遠都是給有籌備的人籌備的,當下才有人巨額資金進入後市場的基礎建設層面,或是才想著進入車聯網OBD等產品研發的,也許早已晚了。

最近,內含打車吧、大黃蜂、車來車網、雲洗車等大批後市場O2O逝世,也讓投資人血本無歸,給市場敲響了警鐘,也給O2O的未來蒙上一層暗影,唱衰O2O自然成為媒體以及VC們熱中的事情。

汽車後市場O2O創業潮還在洶湧來襲,就已開始了倒閉潮,尤其是從高頻而低端的洗車切入的O2O模式,在進化中遇到種種阻力在所難免,因為本身他們對於O2O或是是對於汽車行業的壁壘並無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洗車賺不到錢時,進級服務又存在標準化的難度,其實這個標準化問題後市場行業存在已久,行業資深專家都未解決,出師未捷身先死也就在所難免。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但這絕對於不能就此可以得出汽車後市場的變革已成熟或是進入了中場,偏偏相反,這個變革才剛剛開始,無論O2O倒閉潮多大,都不能證明這個模式就必定是必死無疑的,而是鹿死誰手還為見分曉,終局更為見分曉,而且是這個過程剛剛開始,深刻其中沒有一番打拚的行業外的人也就無從通曉了。但我相信未來已到來,只是尚無普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