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團點評合併看,IT屌絲們怎麼樣才能入對於創業公司?

不出意外,群眾點評以及美團終於相殺相愛地成為了一家人。當沈南鵬、馬化騰以及馬雲們擊掌歡慶時,八姐卻聽到不少員工悲悲切切地說,尼瑪,這是否要裁員呢?我的期權是否要成為紙了呢?

這麼說可就不太公平了。八姐細心研讀了美團以及強強聯手,人家張濤以及王興可都說了:「保證團隊安定,保障員工利益,是這次合作的癥結原則。」所以,底層員工們你們都別著急,公司後面會安撫軍心的。

無非呢,八姐也覺得,員工的耽心也是有一點道理的,那就是,美團以及點評說得好聽,真能保證不裁員?真能保證員工的期權不被稀釋較快兌現?有點難啊。

先來講裁員,這兩家人數可真是不少。美團有個1.5萬¥人吧,點評也得有個至少8000人,這每月光員工成本都得好幾億。而且這兩家的員工們有很大部份是重合的地推人員。以前八姐貌似就老據說,美團以及點評在各地的地推人員們為了搶生意老打架,現在驟然合了,就得想辦法降低內耗以及人員開消,否則合併有毛用?八姐覺得,任何合併不裁員都屬於耍流氓。

還有,美團以及點評據說採納5:5的架構以及股權比例,愛馬,俺覺得這可能只是第一步。張濤或是王興可能內心中也已想好了,資方們也已想好了,下一步誰撤離誰坐莊,要不然,一個公司倆老大倆相似的攤子,這不也屬於耍流氓嗎?還有啊,八姐覺得,美團以及點評這倆公司的合併估量會是史上最難習題,為毛這麼講呢?這倆公司一個是十二年的公司以及一個四五年的公司,員工數眾多,遠不似滴滴快的那樣簡單。還有,當初58合併趕集,大家都心知肚明是58吃下趕集,而點評以及美團則是勢均力敵,至少從股權上看這樣,誰將勢微?你猜?

所以,總結下,俺覺得,未來點評以及美團的合併不易,估量仍然是會有一方管理層示弱,也仍然是會裁員。

員工們還耽心的一點是,自己的期權腫木辦。有的員工跟八姐哭訴,鬱悶死了,人家美團以及點評成立的是新公司,之後上市也是新公司上,咱們的股票沒用了啊?還有原先股票就老是被稀釋,現在合併了,豈不是稀釋得更厲害?

至於說,原來美團以及點評的期權在合併後沒用?八姐覺得這個徹底不用耽心,確定會轉成新公司的股分的,而從長遠上來說,點評以及美團的合併也有利於晉陞雙方估值,這麼看起來,手中的期權反而會更值錢的。因為,假如不合併,資本寒冬下,美團以及點評融不了錢,估值上不去,手中期權做廢紙,那才是最悲催的事情。

當然了,不得不說,對于美團以及點評的非高層以及初期員工來講,要想指著美團點評上市發家致富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因為以前被稀釋得太多了啊!

有點評內定的小盆友說,點評多輪巨額融資後,股分稀釋得很厲害,據說,股本從8千萬¥稀釋到了20億。美團的情況也相似。

而且,點評以及美團現在也沒有什麼內定股票流通以及回購的機會。據說,群眾點評今年有一次內定回購員工股票的機會,但前提十分苛刻——請求工作五年以上、層級P8以上、手裡有超過2萬¥股的在職員工。而相符前提的估量只有vp層級及以上的員工。價格也挺低廉,每股只有3美刀。

美團迄今為止尚無回購內定員工股票的動作,以前據說今年底以前會有一次,但現在又以及點評合併了,嘿,那這個回購就不曉得何時了。

美團以及點評的童鞋們也可以耐心等待合併的新公司上市。也有盆友說了,那得等到猴年馬月啊?哈,八姐覺得,別急,估量會很快,新公司也是要融錢的,紅杉資本、阿里、騰訊神馬的都是高手,不會吃虧的,上市是小意思的。當然了,若果你不是高層也不是很初期的員工,還想靠著上市發家致富,你仍然是歇歇吧,稀釋這麼嚴重,你手中股票又不多,上市還有禁售期,很難講最後能拿到多少的。

看到這裡,八姐也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然後又想起了盆友說的話:現在還想著靠進入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發家致富的童鞋,都是腦子被驢踢了。

哈,八姐覺得俺這位盆友說話也有偏頗。那末,怎麼樣才能防止像點評以及美團那樣的底層員工那樣,怎麼樣才能發大財呢?

俺覺得有下列幾點:

1,跟對於老闆。

2,爭奪成為第一批員工,拿到靠譜數量的期權。

3,遠離O2O!遠離O2O!遠離O2O!主要的事情說三遍。沒有這一點一切都是扯淡。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嘿嘿。別說我沒奉告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