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網際網路+」的風潮席捲著整個中國,愈來愈多的行業想方設法將網際網路作為結構轉型,搶佔未來市場的手腕。醫藥行業作為日子服務領功能變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份,現用的的網際網路滲入率較低,卻以迅猛的速度發展。
從2011年至今,醫藥電商的規模年增長率均超過50%。2014年中國藥品零售市場的規模為2030億元¥,而整個網上醫藥行業的銷售額僅為68億,佔比不到0.04%。相比於美國,其在2010年網上藥品銷售額就達到了1700億美元¥,佔總體藥品零售規模的30%。

但這種增長主要源於以前基數小,銷售類型多為B2B。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擁有網際網路交易資質的醫藥流通企業合計為425家,其中,B2B為90家,B2C為319家,O2O為16家,其中B2B占銷售額比重為90%。
藥品不同於服裝、數位等其它商品,政府對於藥品在網上銷售管理嚴格,針對於第三方交易平台、對於批發企業以及對於消費者三種不同的類型電商頒發不同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歷證書(A、B、C證),目前A證全國16張,京東、阿里、1號店均已拿到;B證42張,C證322張。
但真正限制醫藥電商發展的是對於處方葯網上銷售的阻止。中國醫藥市場總體規模約為1.2萬¥億,其中1萬¥億是處方葯,若果按照美國的網上銷售額佔比30%來計算,能為醫藥電商帶來3000億的市場。這以及如今區區68億相比,據對於是天壤之別。而醫藥電商B2C儘管數量至多,但銷售規模不到電商銷售總體的10%,未來發展潛力巨大。難怪有人稱醫藥電商B2C是中國垂直電商最後一片藍海。
顯然政府在今年鼎力推廣「網際網路+」時,終於給醫藥電商發了福利。《網際網路食物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作為今年最大的利好,首次提出開放處方葯憑處方可在電商渠道銷售,容許醫藥電商選取第三方物流配送,ABC三證均再也不需要審批,C證只需去省局備案。9月商務部也召開會議,促成醫藥電商跨界交融與發展。
上海醫藥(601607):2015年上海醫藥設立大健康雲商股分有限公司,以處方葯O2O為切入點,應用自身優勢,整合自身豐厚的線下資源。上藥目前主要發展特葯及慢性病服務(DTP)業務,針對於自費藥品的配送服務,解脫對於醫保的依賴,必定程度上緩解病院處方外流動力不足的問題。公司擁有近2000家連鎖藥店門店,全國病院合作以及託管藥房近60家,有豐厚的線下網店資源;控股子公司眾協葯業的電子處方平台已與部份病院HIS系統實現對於接,處方取得更便捷。與京東合作可應用京東帶來的活躍使用者以及京東遍佈全國的物流體系。上海醫藥 2015 年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 509.50 億元¥,同比增長 15.76%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15.34 億元¥,同比增長16.39% 。
一心堂(002727):上半年門店總數約為3500家,8月份一心堂復牌後先後公告9起醫藥連鎖併購,合計增添門店超過400家,以雲南為依據,籠蓋海南、山西、廣西、四川等省分。多年來,一心堂採納少區功能變數密集開店模式保證區功能變數市場強把控力,目前在海南、雲南兩省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2015 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1.73 億元¥,同比只增長10.43%。但截止到2015 年8 月7 日,公司仍有約280 家門店已簽約待整合,對於應2016 年收入超6 億,淨利潤約3000 萬¥,公司實際利潤潛力好於報表。跟著整合推進,到2015 年底,公司實際利潤潛力超4 億。
九州通(600998):九州通以藥品批發、零售連鎖、藥品出產與研發及有關增值服務為核心業務,是醫藥商業領功能變數僅有的擁有全國性網路的企業,擁有上游供貨商4,200多家,下遊客戶60,000多家,以其產業鏈中段地位,整合上下遊資源方面具備優勢。2014年B2C收入3.11億元¥,旗下有「九州通醫藥電子商務平台」、「好藥師網上藥店」以及「去買網」,會員450萬¥。2015年公司與白雲山、北京賽柏藍司簽訂合作雲商戰略,應用各方優勢,提供全國3萬¥家O2O藥店線下服務,搭建完整閉合醫藥雲商服務平台。2011-2014年公司利潤增速由5.9%加速到17.3%,預計加速成長態勢將持續。
現在醫藥電商發展方向都在以O2O為主。O2O本身更強調本地服務,為使用者提供利便快捷的體驗。問題在於在未來某家醫療電商想要成為行業龍頭,就必需開啟舊檔全國市場,作為醫藥業想要將O2O遍佈全國就必需增添在全國各地的線下藥店數量,醫藥店為中心,籠蓋各個社區。藥店自營物流或是以及第三方物流合作,在接到線上下單後能夠迅速轉化成線下配藥,一小時送達。這樣的規模請求,是目前國內任何一家醫藥電商無法知足的。因而未來線下藥店整合向成為必然趨勢。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上述三家公司無論從規模、競爭優勢仍然是戰略選取來看,都有可能成為未來醫藥行業龍頭,值得長期持有。
風險提醒:
處方何來
儘管按新規處方葯可以在網際網路平台銷售了,但問題並不僅僅這樣。按規定只有憑處方才能在電商買葯,患者但處方握在醫療機構手中,也就是說處方葯1萬¥億的銷售主要是在醫療機構以及線下藥店的手中,而醫藥電商想要發展,就必定會搶醫療機構的蛋糕,這在如今醫藥不分家的大背景下是很難實現的。據統計,在中國一般三甲病院藥品收入佔總收入的40%至50%,二級病院更高。
醫保網上支付
能否實現醫保網上支付也是醫藥電商必需面對於的問題。到目前,海南省、浙江海寧、遼寧瀋陽以及廣州試點醫保網上購葯。從政府推出試點可以看出其對於醫藥分家的態度。但醫保本身管理軌制繁雜,不同省市之間存在懸殊,目前看來只能逐省逐市施行。而且從目前政府的態度來看,並無推廣至全國的意向,因而想要解決醫保支付問題也需時間。
質量如何保證
作為藥品若果在網上銷售,那末質量如何保證?沒有了實體病院或是線下藥店的擔保,作為第三方銷售平台的網上藥店如何證明藥品的真偽。事實上針對於這一問題,政府在2010年就發文提出使用藥品電子監管碼作為識別藥品真偽的獨一標識,但因為加之監管碼就必需要藥品出產商增添成本,改造出產線,近些年來監管碼的推廣過程遲緩。
如何取得流量
作為網際網路企業,流量必然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標準,醫藥電商在如今逐步開放的環境中迅速佔領有利地位與是否能吸引足夠流量,保證活躍使用者是有必然關聯的。儘管現在諸如九州通等都有自建網站,但無論是網站維護,仍然是尋找客戶,都為電商帶來了昂揚的成本。九州通2015上半年B2C業務利潤虧損2444.05萬¥元¥。
所以在處方葯未解禁時,許多銷售非處方葯的電商就選取與擁有龐大使用者的阿里巴巴合作,入駐阿里旗下天貓醫館。實際上,天貓醫館的銷售額也佔到了醫藥電商總體銷售的半壁河山。2013年天貓醫館佔B2C總體銷售規模的43.4%。今年上半年天貓醫館銷售額2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在醫藥方面的佈局不僅只有天貓醫館。2014年阿里巴巴收購中信旗下中信21世紀公司54.3%的股分,而後者為阿里帶來了藥品電子監管碼整個流程的整個資料。阿里掌握了中國醫藥界最大的資料資源,當未來藥品電子監管碼徹底全面普及時,將可能抉擇中國醫藥電商發展的方向。
自建物流
制約醫藥電商未來發展的還有物流問題。現在大部使用者仍選取去線下藥店或是是病院買葯,一部份緣故就是能夠快速拿到藥品。醫藥電商想要扭轉消費者現在的消費習氣,如何能讓其快速取葯是癥結。目前醫藥電商例如九州通,一心堂,七樂康等均選取自建物流,但在如今物流行業京東以及「三通一豐」稱霸的時候,這些醫藥電商仍選取燒錢建物流一是因為處方葯對於物流的苛刻請求,還有就是節假日第三方物流休止運營會影響業務的運轉。誠然現在自建物流在中國局部地區實現了1小時送葯,但如何開啟舊檔更大的市場,是將自建物流遍佈全國,仍然是在新規定下與應經成熟的物流公司合作,這是擺在物流公司面前的一個選取。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財說,最佳用的全世界股票交易平台,A股、港股、美股市場最專業解讀,公家號搜尋:caishuo-caishuo(長按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