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以及群眾點評合併的動靜又一次把O2O推向風口浪尖,隨之而來的便是從資本、洗牌、燒錢等角度的各類解讀。誠然,O2O行業的大事件已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跟著資本層面的火熱,線下市場也早已成為O2O競爭的「是非之地」。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有人說十一黃金周,就是中國特色的O2O大戰的縮影,筆者表示十分贊成,相比於線上形形色色的行銷手腕以及資本層勾心鬥角的合作與競爭,線下市場呈現出來的局面似乎更能直擊O2O的把柄。而從筆者親自閱歷來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場O2O之戰,更多體現了支付的身影。內含支付寶、百度錢包、微信支付在內的BAT三家的支付都捲入進來,並在逐步成為O2O大戰的主角。
從北京到寧波,筆者在南北兩個城市對於十一這場O2O的線下之爭有下列幾點感受。
赤裸裸的「燒錢」
走在北京街頭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各家店舖門前擺滿了易拉寶,到處都是優惠、滿減。百度糯米到店付天天享受1次精選商家5折優惠+百度錢包常年1%返現,微信支付紅包立減不一而足。這也再次證明,O2O確鑿是一個需要燒錢的買賣。而不同於往年的促銷流動,這些易拉寶清一色的打上了O2O平台的logo。上至私家菜品下到驢肉火燒,都或多或少以及O2O有些關系。
除了此以外,線下商家的作用已舉足輕重。以前筆者青睞於在團購網站上購買優惠券後再到店消費,從這次黃金周的體驗來看,服務員已開始主動推廣內含百度糯米在內的一些團購套餐了。曾經幾何時,團購成為一些商家主要的流量來源,如今商家卻已開始反哺說明O2O平台進行推廣。究其緣故,O2O平台能夠給商戶帶來更為綜合的解決專案,於是更受商戶認可以及青睞。譬如地輿位置導流、自動排隊服務、排隊延時優惠、會員管理等等,相比於優惠,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元¥的服務,為商戶帶來更有效的商業管理,成為O2O平台的真正優勢。
無論如何,當O2O平台直接的競爭愈加激烈,商家以及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取權,「燒錢」只是表象,最終仍將體現在服務質量上。
搬移支付藉機上位
除了了落地到每一個商家的行銷流動,到店掃碼支付似乎已超出了O2O的範疇,搬移支付玩家「藉機上位」。
支付寶、微信支付以及百度錢包早有推廣線下支付的先例,如今更是藉助O2O再推線下支付。據筆者察看,百度糯米推出到店付流動的同時,百度錢包開始全年返現1%。支付寶在滿減優惠的基礎上,也上線了隨機金額優惠的流動。反倒是籌謀已久的美團以及群眾點評這次顯得相形見絀。
很容易理解的是,除了了優惠補貼,搬移支付之所以能夠搶O2O的風頭離不開更多的線下場景。舉個例子來講,在美團消費後送出的優惠以及積分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的甚至只能在同家店舖使用優惠。而像糯米這樣的O2O平台卻更能收放自如,暗地裡有百度錢包作為支付歸集,餐飲消費後的優惠券未來還可以用來看電影、酒店住宿等更多的場景。
不久前,支付寶上線的新版APP把O2O作為一級選單,就已為搬移支付的「奪寵」埋下了伏筆。可以確定的是,搬移支付已成為O2O的主要一環,甚至會改寫O2O的競爭模式以及未來格局。
O2O仍然是BAT的O2O
有人說,O2O的興起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但實際來看,O2O依舊是BAT的O2O。目前,BAT是高頻O2O市場的領頭羊,在未來不排除了會切入到更多的垂直領功能變數。
正如前面所說,搬移支付在O2O領功能變數已足夠耀眼,目前搬移支付領功能變數的前三強仍被BAT把持。以阿里為例,以前就傳出過美團回絕阿里投資的動靜,新版支付寶以及口碑外賣的來勢洶洶,已預示了阿里有望成為未來O2O市場的主要一極。此次美團以及點評的合併,也許也是美團的另類讓步,間接為阿里騰訊的入股鋪路。
其次,高頻的O2O業務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的補貼行為,BAT不用斟酌這些O2O業務能否直接盈利,更看重這些業務的戰略價值。這是以及美團、群眾點評等所截然不同的,以前美團因資金問題已捉襟見肘,餓了麼也不得不屢屢融資充飢,BAT的O2O佈局卻有張有弛。
然後,老生常談來說,實力雄厚的網際網路巨頭更懂得對於資源的整合應用,微信早已是騰訊多個業務的黃金入口,阿里也借淘寶以及支付寶來佈局O2O業務,百度更是「全民皆兵」,幾乎所有的百度系重量級APP都提供了O2O入口,並應用百度錢包進行服務整合,最終打造了糯米以及百度外賣這兩匹「黑馬」。
這幾年來,BAT不僅在投資方面出手頻頻,把大批的創業者甚至獨角獸公司招致麾下,同時也在進行新的戰略佈局。如今,百度再也不執迷於搜尋,阿里的核心也不只是電商,騰訊也在悄然走出社交的籠罩,三者無一不把未來瞄向了O2O。
易觀智庫講演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日子服務O2O平台成交額達895.8億元¥,全年成交額有望接近2500億。在這個大蛋糕的誘導下,從線上到線下,O2O的戰爭已無處不在。
Alter,網際網路察看者,長期致力於對於智慧硬體、O2O、手機等行業的察看鑽研。微信公家號:sp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