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通過一條路線,就能搞定看電視、打電話、上網等所有事情,這也許是三網交融最通俗的解釋。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三網交融推廣專案》,提出在全國全面推進三網交融,推進廣電網、電信網的雙向進入,推進資訊網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資源同享。

儘管有著美妙願景,但三網交融之路無疑道阻且堅。早在1998年,三網交融概念就已提出,2010年以及2011年接踵公佈第一批、第二批三網交融試點地區名單,54個地區以及城市成為試點。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如今,跟著推廣專案的出台,三網交融必將再度發力。

三網交融再度發力

此次推廣專案沒有給出時間表,而是成熟一個,放開一個

多網交融發展格局

作為一種概念,三網交融在1998年被提出。所謂三網交融,是指電信網、播送電視網、網際網路在向寬頻通信網、數字電視網、下一代網際網路演進過程中,三大網路通過技術改造,其技術功能趨於一致,業務規模趨於相同,網路互聯互通,資源同享,能為使用者提供語音、資料以及播送電視等多種服務。

至於落實,不同階段有著不同內容。「早期只是資訊傳輸通道層面的打通,未來將會出生更多全新商業模式及業務形態。」三網交融專家、交融網總編纂吳純勇說。

從巨集觀角度看,三網交融有利於寬頻業務的提速降費,資訊基礎設施的共建同享及文化消費等國家關聯政策的快速推進。

在格蘭鑽研公司鑽研總監張俊霞看來,不僅是帶動某一個產業,三網交融還將推進整個文化資訊行業發展。例如,新媒體、遊戲、搬移網際網路等都是資訊消費的增長點,都能帶來發展機遇。

推廣專案提出,要鼎力發展數字出版、互動新媒體、搬移多媒體等新興文化產業,促成動漫遊戲、數字音樂、網路藝術品等數字文化內容的消費。

此外,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三網交融也是一個利好。「企業為了競爭只能晉陞服務質量,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張俊霞說,以視訊為例,以前消費者只能選取有線電視,甚至非法衛星接管產品,電信進入後可免費看視訊;跟著更多民營企業的進入,價格也會降低。

關於三網交融的未來,吳純勇充溢期待,「設想一下,若果將依託於網際網路的電商業務嫁接到有線電視這張網上,從而實現對於使用者群體的全籠蓋,市場空間將獲得拓展。未來的資訊傳輸通道將是一個多網交融的發展格局,各市場主體間的競爭也將進入一個拼內容、爭使用者的時代。」

電信廣電雙向業務進入

2010年以及2011年公佈了兩批三網交融試點名單,54個地區以及城市成為試點。目前,試點工作進入尾聲,收官期近,這也是推廣專案出台的背景。此前,國家廣電總局曾經對於雙向網建設提出請求:2014年底籠蓋使用者達1.43億戶。

2012年,湖北鄂廣資訊網路公司嘗試用三網交融思路做數字家庭。接受《民生週刊》記者採訪時,公司總經理牛德斌談道,跟著國家層面的推進,三網交融似成數字家庭破冰之術,廣電被逼上了資訊化之路,廣電雙向網改的力度逐年加大。

儘管推進力度很大,但試點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到目前為止,數字家庭普及度仍然不高,仍是在外圍做一些事情。」牛德斌坦言。

「在試點城市,廣電可以經營電信業務,電信也可以做交談式網路電視(IPTV),通過新業務推廣增添使用者黏性,這破除了了以往的政策壁壘,電信、廣電可以雙向業務進入,而以前是徹底抵制狀況。」張俊霞說。

對于試點效果,張俊霞認為,不能簡單地用好或差來評價。她表示,效果難以具體列舉,因為試點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政策放開、業務許可證頒發本身也都是一種嘗試以及進步。

回顧試點過程,吳純勇表示,關聯介入者在試點中繚繞三網交融,企業依託各自優勢進行了不同層面的立異。作為三網交融典型成果之一,截至今年7月,IPTV使用者數達到3993.7萬¥戶,比試點早期的600多萬¥戶增添了5倍多。

網路視訊、網際網路等企業紛繁整合自身在視音訊內容層面的優勢,開始由傳統電腦端、手機端轉向跨界、跨網路、跨平台的運營商。一些新型業務及終端(如OTT機頂盒、智慧電視)湧現出來,其全新業務及終端擁有跨屏、跨網路、跨平台、跨終端等屬性。

此外,無論是有線電視網路運營商,仍然是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在相應的三網交融試點地區及城市,開始按批次地通過「交叉式」的形式互相進入到寬頻接入、有線電視傳輸等傳統業務。

成熟一個 放開一個

如今,試點階段各項任務已完成,推廣專案提出,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加快在全國全面推進三網交融,推進資訊網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以及資源同享,有利於促成消費進級、產業轉型以及民生改善。

多位專家表示,未來三網交融的趨勢是必然的,但存在一些難題。對於此,多年從事套用層面工作的牛德斌深有感觸:「無優質網路可用,制約了資源同享。」他說,雖有10年以上的概念以及推廣,數字家庭卻沒有進入尋常百姓家。其中一個緣故是基礎設施建設前提差,家庭網速長期低下制約了數字家庭產業發展。

就市場化程度而言,電信業更有優勢。電信網路實現統一,推進項目可以實現全國一盤棋的模式。關於廣電、電信的雙向進入,張俊霞認為,就目前來看,電信業市場化更為成熟。相對比而言,廣電系統市場化程度較低,有些運營商已走在前面,但多數地區有線網路運營商難以真正從使用者需求啟程,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發展業務。

一直以來,三網交融中的廣電系統被指責不配合。「社會上對於廣電有不少曲解。」牛德斌說,三網交融體系其實是不對於等的,寬頻出口節制在電信運營商手上,電信掌握主動權。「不少人認為,在資訊化、網際網路+戰略推進中,電信業是主流,廣電根本不入流。」

與以往其他規劃性專案不同,此次推廣專案沒有給出時間表,而是「成熟一個,放開一個」。在張俊霞看來,未來的市場格局將由市場抉擇,介入者不願意往前走,對於手就會搶佔市場。

「推廣專案內容很具體、全面,列舉出了所有關聯部門,但具體職責歸口不夠明晰。如何推進落實,對於落實執行的監管仍然存在必定難度,如違規內容的具體監管、共建同享機制的協調等。」張俊霞說。

針對於行業間存在戒心的現象,吳純勇說,「對於運營商而言,與其糾結於對於手搶奪自己那塊不斷萎縮的蛋糕,不如做一塊令使用者滿意的新蛋糕。」(《民生週刊》記者:鄭智維)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chat101 的頭像
wechat101

兩岸微商網路創業平台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