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就是高配低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性價比高」,這四個字也是小米賴以為生的根本。儘管小米目前依然在國內手機品牌中依然佔領著較高的地位以及龐大的銷量,然而從近期來看小米手機的銷量增速呈現出下滑的態勢,使用者群體的規模也有所縮減。這也讓內含咱們在內的不少人士紛繁表示疑惑:小米的王者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一個無比優良的行銷策略,往往也是一個高明的心理圈套,期貨手機最大的特色在於「期」字與漂亮的時間差動作。手機還未發佈,先定價,定配置,立刻成為 「當時」性價比最高的手機,而且高的讓人無法回絕,儘管產品還沒見影子,但「期」待已種在各路屌絲心中,「小米」 已成為性價比超高的代名詞。渾然不覺得性價比跟著時間的流逝已消磨怠盡,因為小米手機管用的飢餓銷售伎倆在新產品發佈的早期確鑿性價比不低,然而跟著時間的流逝,更多強勢競爭品牌機型的推出致使小米手機的性價比逐步下滑,等到真正可以擁有小米該款產品的時候,該款產品的性價比已無從談起。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但無論怎麼說,小米的行銷策略是值得稱道的,從哪一個方面來衡量都是同樣巨大的勝利。但值得考究的是,這種勝利可以持續多少時間?對於廠家來講,做「期貨行銷」、「飢餓行銷」的核心秘密在於未來價格必然降低,因而可以用「未來」的低價,來吸引「現在」顧客。這樣才能既有市場,又有利潤。而一旦經由一個相對於時代,價格的優勢與效能的優勢就大大縮水。當價格及性價比進入一個相對於的安定期時,這種行銷恐怕就沒什麼威力了。可以說,小米的勝利是把手機這種再日常無非日常使用品變為一種可以炒作的物品,應用巧妙的行銷手腕使得市場佔有率迅速膨脹,使用者規模也快速擴張,同時大打價格戰、使居心理戰術維持現狀並追求擴張。
然而跟著行業的不斷透明化以及競爭品牌的快速跟進,小米賴以為生的行銷技術也從以往的獨一份逐步變為群眾菜,優勢蕩然無存。更何況性價比是樹立在硬體質量上的,表面上看似超高的性價比,其實暗地裡暗藏著元¥件質量低下的問題,這段時間接連不斷爆出的小米手機起火爆炸燒傷使用者的事件就是最佳的證明,時間越長,暴露的問題越多,留給小米的爛攤子恐怕不是像以前那樣那末好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