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ynn

最後,創業成為了一場少數派的遊戲?

「沒有機會」就是最大的機會。

「市場沒有機會了」,這話有時候比「資本寒冬論」更讓創業者心寒。與去年的網際網路創業熱潮形成強烈反差的是,2015年的這種市場危機感來得要強烈許多。

緣故很簡單,大家都開始抱團取暖了。從年初滴滴與快的的情人節婚訊;到相殺10年後選取相愛的58趕集;直至今天群眾點評網與美團網聯合發佈合併動靜。大家開始習氣這種第一、二名之間的遊戲。

然而,遊戲的結果是:原本行業裡各式各樣的創業公司,開始被幾個「少數派」所取代,甚至是一種霸佔。

他們都是「少數派」

大概是在9月底的時候,一篇名為《一個創業公司倒下前的最後128小時》的文章,在咱們的朋友圈刷了屏。這是一家創業公司面對於市場的無奈讓步。

今年3月上線,到8月底日定單達5000單,且維持了平均周對於周40%以上定單增速的考拉班車,最終仍然是被滴滴快的旗下的巴士事業部接管。而早在滴滴與快的上演補貼大戰時,就有不少創業公司選取結束。不是燒不起錢,就是融不到錢。事實上,如今的滴滴快的通過計程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以及代駕,完成為了行業的全方位佈局,可更恐怖的是,其違靠著全國52家投資機構,佔領了資本市場對于出行的最大關注。

像滴滴快的這樣初期獲取巨頭青睞,高舉著資本的大旗一路快速擴張搶佔市場,是網際網路領功能變數土生土長的行業「少數派」。與之相反,還有一類「少數派」則看上去很不「網際網路」。

前不久,杭州一家創業公司,家教O2O平台「老師來了」宣佈關閉。但在這條新聞暗地裡,還有一個小細節——據內定人士爆料,老師來了曾經找「好未來」談收購但未果。作為一家已在美國上市的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好未來是一個名不虛傳的教育領功能變數老兵,但卻是線上教育領功能變數的一股傳統勢力——在過去的三年裡,投資了10多個與教育關聯的創業項目。

最後,創業成為了一場少數派的遊戲?

當然,這樣的「轉型+行業佈局」模式,也發生在同處教育領功能變數的老對於手「新東方」身上。在網際網路創業愈來愈涉及線下的時候,這些一度被網際網路貼上「頑固保守」標籤的傳統企業們,成為了另一類「少數派」,他們手中掌握著大量行業資源。

「資源+資本」,這是少數派們得以在行業裡稱霸的主要武器,也成為了制約新晉創業者的最根本因素。

「少數派」暗地裡的機會

從某種意義上說,「少數派」的泛起是在加速創業公司的洗牌,但這看上去就像是進行一次行業壟斷。好在,跟著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造成使用者習氣扭轉,這樣的「壟斷」是有期限的。

當國內的O2O概念剛起步時,那時有種說法是「O2O就等於團購」。而到了今天,當群眾點評與美團合併,關於這件事咱們可以從不少角度來解讀,但有一個觀點似乎是公認的——團購死了。

在O2O領功能變數,團購起了個大早,造了個好勢頭,卻沒有獲得一個好結果。很大問題在於,團購模式本身是PC時代的產物。當使用者是拿著手機到店消費後找優惠,而不是在電腦上提前買好券再去消費時,團購所描繪的那個效力晉陞、降低成本、利於行銷的故事也就不成立了。所以,團購這種模式下的「壟斷期限」,跟著搬移網際網路時代到來,註定只是O2O行業裡的好景不常。

面對於萬¥億層級的O2O市場,咱們的創業者還有沒有限可能。同樣,那些只剩少數派廝殺的紅海,也會有機會。

在美國有個叫Craigslist的網站,是一個網上分類廣告加BBS的組合。它上面甚至沒有圖片,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但卻是美國最火的網站之一。

最後,創業成為了一場少數派的遊戲?

有意思的是,從1995年創立至今,Craigslist一直被其他創業者正面挑戰,但從未有人撼動過它的地位。但與此同時,那些選取其子類目,做特定領功能變數突破的創業公司不少都勝利了。

現在,幾乎Craigslist上的每個子類目都發生了對於應的創業公司,其中甚至內含Airbnb、StubHub、Etsy等。就像如今的BAT同樣,太過垂直細分的領功能變數,遠沒有創業者深耕來的作用大。

像Craigslist同樣,做一個「行業裡的少數派」堪稱是眾多創業者的終極夢想。一直在挑戰,從未被超出,做一個行業巨頭。然而,當「壟斷期限」一過,或是是被新晉者發現新的切入點,這時又將開始新一輪洗牌。兩岸商貿,在家工作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所以,當行業中的少數派越少,甚至是1的時候,那末恭喜你,新的創業機會又來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