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美團華爾街遇冷,看O2O發展

這幾天,關於美團的新聞佔領了許多媒體的首位。核心的內容是:"美團華爾街路演融資空手而歸,投資人稱看不到盈利曙光"。

兩岸商貿,網路創業,創業賺錢思惟,微商平台

這一則動靜來的仍然是挺驟然,因為以前媒體對于王興所領導的美團的事跡一直仍然是讚賞有加的。這個風向的轉變,顯得有些驟然。美團從團購起家的業務模式,到後期的外賣的業務模式對于投資人來講,不是第一次據說。若果說華爾街的這一動靜是屬實的,我認為這不是僅僅針對於美團,這可能象徵著資本市場對于美團所代表的國內O2O業務模式的總體不認可。因為,至少美團在國內這一領功能變數的地位仍然是領先的。

而在之後,美團披露了最新的融資進展,聲稱最新一輪融資已進展到後期,除了卻所有老股東積極進取介入以外,明確投資意向的國內外投資機構有20多家,總體融資額15億~20億美元¥之間。並指出「近期繚繞美團的諸多負面,都是競爭對於手在暗地裡一手操縱,有的已徹底違離基本的商業道德底線。」這一系列正反雙方發佈在週末的動靜,顯得是有些刻意。咱們無法判斷其暗地裡到底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咱們只來看看事情的本身。

有些文章將美團與京東的模式進行對照。指出美團的模式在價值上與京東的無法相比。都是巨額燒錢的模式,京東燒到了IPO,而美團燒到今天投資人的「不認可」的情況。且不論這兩家公司的懸殊。單從一點上來說,京東前期巨額投入,到IPO,以及到今天樹立除了了電商以外的涵蓋自建物流體系、網際網路金融等的生態體系。若果有人說,這是一種「模式」的話。恐怕需要打上重重的問號。這是一種模式?仍然是僅僅只是「京東」。在京東一路歷程上,沒有一輪又一輪的投入,巨額的融資,恐怕也對比難走到交易所敲鐘,而在京東上市的時候招股仿單上那綿薄的利潤,都很難讓人看出這是一個多麼賺錢的公司。因而,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京東或許只能是個案,不會有所謂的「京東」模式,就像蘇寧在電商這條路無論走得多麼艱辛,都無法再走出一個「京東」來。最終仍然是無法解脫以及阿里合作命運。京東的模式是依賴足夠的資本砸出來的模式。不會有第二家公司有這樣的天時、地利。所以,在這裡用京東以及美團是否創造價值,或是相同的價值來對比,其實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若果說,美團在美國遇冷屬實的話,或許不僅僅是美團這家公司的緣故。是美國這個國家對于O2O模式這樣的模式的認可以及接受程度的問題。O2O是國內獨創的業務模式。在美國,沒有所謂的O2O的企業。他們關注的是本地日子「Local Ecommerce」或是是相似Uber、Airbnb這樣的同享經濟的商業體。而向美團的業務模式的開山祖師——美國的Groupon也是如好景不常,快速繁榮後,迅速殞落。與目前風生水起的同享經濟模式相比,O2O模式顯得在價值晉陞方面仍然是在沿用網際網路的最基本的屬性——資訊傳遞。而同享經濟模式更能夠晉陞總體社會資源的價值,個體的閑置資源的使用價值晉陞、通過大資料算法晉陞資源符合的準確性。另一方面,從運營體系來看。同享經濟模式的運營都是輕資產,譬如Uber在每一個城市的運營者只有十幾人,而O2O的模式的地推人員是個龐大的團隊。截至6月底,美團員工數超過15000名,其中線下地推團隊人數超過10000名。這樣模式似乎以及咱們認為網際網路所遵循的「零邊際成本」的模式想去甚遠。此外。同樣是燒錢,一個是扭轉人們的傳統習氣,一旦習氣形成,補貼少了,仍然是會繼續使用,譬如打車軟體。但O2O的補貼仍然是在於貼補APP的使用以及下單,並未對於消費者的習氣帶來扭轉,消費者一旦以哪家的補貼高來選取O2O軟體的時候,那價格戰就只是赤裸裸的價格戰,這必然是多方皆輸的局面。

因而,這也是O2O這個有點「重」,缺乏推翻性的商業模式,在華爾街不受待見的緣故之一。從百度的身上咱們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今年7月,百度公佈了一份漂亮的二季度財報,事跡較2014年同比增長38.3%。但這份資料亮眼的財報卻誘發了百度股價的大跌,財報發佈次日,百度的股價在納斯達克股市下跌了29.65美元¥,收盤價為168.03美元¥,當天的跌幅為15%,市值蒸發超100億美元¥。據美國彭博社報導,百度本週二的跌幅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該公司單日跌幅的最高紀錄。而百度股價下跌的主要緣故是週一發佈的財報,以及百度在本地日子領功能變數(O2O服務)的大舉投資計劃。

在網際網路的領功能變數,「燒錢」並非貶義詞,這是許多企業達到奉告發展臨界點的畢竟之路。但通過燒錢必定要有所累積,或是是龐大的客戶基數、或是是強大的渠道、或是是其他的高門坎。因為,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壟斷的特徵更為凸起,在一個領功能變數,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echat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